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4 08:2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2
0
2
1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西周的灭亡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
西周灭亡
(周平王)
国人暴动 (周厉王)
历史线索:
想象图
想象图
洛邑
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

前770
周平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战 国
春 秋
东周
东 周
探春秋之变
动荡的春秋时期
析王室之衰
看诸侯之争
一、探春秋之变
春秋铁制农具
北京人使
用的石器
河姆渡人使
用的骨耜
商周时期的青铜铲
青铜虽硬,韧性不好,易断
笨重,使用不方便
硬度不够,不够锋利
不耐用
锋利、韧性好、耐用、造价低廉
变化1
农业上:铁制农具出现
一、探春秋之变
农业上:
牺 (xī ) 尊
(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
牛耕出现
变化2
牛耕的使用是耕作技术的重要革新。
耕作技术(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作——精耕细作
材料一:“宗庙之牺,为畎亩(quǎn 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 · 晋语》
材料二:冉耕(孔子弟子),别号伯牛;司马耕(孔子弟子),字子牛。
——《史记 · 仲尼弟子列传》
一、探春秋之变
变化3 手工业上: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分析:以下文物与考古发现说明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漆木有柄鼓
(河南侯古堆一号墓出土)
莲鹤方壶
(河南郑公大墓出土)
越王勾践剑
(湖北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
一、探春秋之变
变化4 商业上: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分析:以下文物有什么用途?说明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尖首刀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空首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铁器
牛耕
私田
出现
分封
瓦解
效率提高
开垦荒田
讨论:春秋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方面会有何变化?
一、探春秋之变
二、析王室之衰
思考:两则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政治现象
王室衰微
材料三:公元前770年,登上王位的周平王在郑武公、晋文侯和秦襄公的护送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宗周的贵族大臣们都随同迁往,临行之时,周平王封护送有功的秦襄公为诸侯,封赐的土地是被犬戎占据的宗周故地,周平王许诺,秦如果能够赶走犬戎,就领有其地,狼狈而走的周王室已经拿不出真实的土地封立诸侯了,这时的宗周故地,宗庙宫室尽毁,满目疮痍。直到21年后,秦文公才从犬戎手中收复岐周故地。
——《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四:“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
——-《左传·桓公五年》
二、析王室之衰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
周王室直接管辖约千里的土地。
西

天子与诸侯
的关系
财力物力人口
兵力
土地
名称
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表现:经济实力下滑;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地位下降
思考: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分析周王室衰微有哪些表现?
二、析王室之衰
诸侯争霸
思考: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材料五: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
——《史记·周本纪》
秦穆公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 齐桓公(最先称霸)
●任用管仲实行改革;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三、看诸侯之争
三、看诸侯之争
春秋故事会:成语典故知多少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老马识途
退避三舍
一箭之仇
厉兵秣马
秦晋之好
卧薪尝胆
三、看诸侯之争
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材料六: 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战事不断,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争。一些小国备受战争之害,如郑国遭受战祸70多次,宋国也有40多次。
——统编版《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消极影响: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了灾难。
三、看诸侯之争
根据材料分析归纳春秋诸侯争霸的影响。
材料七: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三百年的兼并和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了秦、楚、齐、燕……等十几个大国、强国。
——《文物春秋战国史》
积极影响1:促进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材料八:综观春秋大国争霸与中华民族发生的关系,可以指出两个方面:其一,各大国分别灭掉许多邻近的少数族部落方国,这些被灭国的少数族便与华夏族融合起来,扩大了华夏族的范围。其二,本来属于“四夷”的楚、秦、吴、越,在发展中接受华夏先进文化。  ——张岂之《中国历史》
积极影响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器出现
牛耕使用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分封制逐步瓦解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等
影响
给人民带来灾难
促进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交融
生产力提高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