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4 08:3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2
0
2
1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距今70万-20万年
北京人
河姆渡人、半坡人
距今六、七千年
距今五、六千年
炎帝黄帝

约公元前2070年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考古发现
(实物史料)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神话传说
(口述史料)
名词解释:
传说时代,又称三皇五帝时代或神话时代,在中国指的是夏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通过神话和传说世代口耳相传保存着他们的历史。
你能说出下列图片中远古的传说故事吗?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人类起源有关
人类改造征服自然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黄帝
炎帝
蚩尤
中华三祖堂立在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由海内外32万中华儿女捐资建成。
创文明光昭天地
融部落福泽子孙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二、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的形成
三、立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创文明
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炎帝部落
原来生活在陕西渭河流域。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看图讨论:
1、传说中炎帝有哪些发明?
2、这些传说哪些有考古依据?
3、你认为传说和史实有什么联系?
制工具
种五谷
煮盐
制陶器
作医药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
《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有围障的车
辕:车的前扶柄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文字
医术
指南车
历法
宫室
造船
制衣
看图讨论:
1、黄帝的发明哪些可信?
2、你判断可信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3、你认为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考古发现1
甘肃泰安出土的彩陶盆
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的8000年前的独木舟
西阴遗址发掘出土的半个人工切割的蚕茧标本
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8000年前用鹤骨所制笛子可发7个音节发音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有没有考古资料印证炎黄时代的传说呢?
看图讨论:
1、黄帝的发明哪些可信?
2、你判断可信与否的依据是什么?
3、你认为传说和史实有什么区别?
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蕴含比较可靠的历史史实
考古挖掘证实传说的某些成分
一、创文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事实与传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暂时不可信的内容。
口述史料
实物史料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融部落
炎黄联盟与华夏的形成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争夺适宜放牧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战争不断,合并
部落联盟
国家
考古学证明,五六千年前的中国,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
阪泉之战
VS
二、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的形成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史记·五帝本纪》
炎黄联盟
第3课:远古的传说
黄帝
炎帝
涿(zhuō)鹿之战
VS
二、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的形成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二打一算什么本事!
华夏族
第3课:远古的传说
黄帝炎帝
蚩尤
众多部落
二、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的形成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炎黄联盟
华夏民族
中华民族
汉族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问题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问题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①黄炎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成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中华五千年文明始于黄帝时期
②他们那个时代的发明创造,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黄帝炎帝对中华文明的意义?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融部落:炎黄联盟与华夏的形成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三、立制度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三、立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尧的故事
《韩非子》载:尧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穿的是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都主动承担责任。
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史记 五帝本纪》
三、立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孝感天地,仁慈宽厚
舜的故事
舜,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父亲和弟弟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三、立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勤劳吃苦、治水有功
看来老豆的方法不行!
我用“堵”的方法治水
那么你打算怎么治理水患呢?
大禹治水
禹采用疏导的方法,引导人们按地势高低开路挖渠,疏导洪水入海。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被尊称为“大禹”。
于是……
三、立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禅让
禅让
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
三、立制度:尧舜禹禅让的传说
第3课:远古的传说
考古发现2
有没有考古资料印证尧舜禹时代的传说呢?
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襄汾附近,距今4300-4000年,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被认为有可能是尧的都城,有专家认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形态。
远古的传说
1、创文明:炎黄发明
2、融部落:炎黄联盟
3、立制度:禅让制度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本课小结
炎帝及其发明
黄帝及其发明
考古资料印证
阪泉之战
涿鹿之战
华夏民族形成特点
炎黄联盟
华夏民族
从多元走向一体
尧舜禹及其美德
禅让制
考古资料印证:陶寺遗址
课堂练习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先民事迹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很多传说都被拍成了影视剧。这些传说从研究历史的资料分类来说,属于( )
A.实物史料 B.影像史料 C.口述史料 D.文献史料
2、《史记》里记载远古历史是从炎黄到尧舜禹的顺序,但近代的历史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春秋初年只有禹的传说,春秋末年才有尧舜的传说,到了战国黄帝的地位才开始明确。这说明( )
A.神话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B.《史记》是完全不可信的
C.神话传说中有真实的历史 D.神话传说有很多虚构成分
C
D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