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3.1天体运动 课时检测(解析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关于天体运动的日心说、地心说都是正确的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却绕地球转动
C.地球是一颗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D.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绕太阳转动
2.“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个规律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
A.牛顿 B.开普勒 C.伽利略 D.哥白尼
3.某行星绕恒星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E和F是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椭圆的中心,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小。则恒星位于( )
A.F 点 B.A点 C.E点 D.O点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B.牛顿在实验室中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合力可以是恒力
D.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区域运行的比较慢,在远日区域运行的比较快
5.我国的人造卫星围绕地球的运动,有近地点和远地点,由开普勒定律可知卫星在远地点运动速率比近地点运动的速率小,如果近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1,远地点距地心距离为R2,则该卫星在近地点运动速率和远地点运动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6.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可粗略地视为圆,下表是各星球的半径和轨道半径.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估算出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最接近( )
行星名称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星球半径/ 2.44 6.05 6.37 3.39 69.8 58.2 23.7 22.4
轨道半径/ 0.579 1.08 1.50 2.28 7.78 14.3 28.7 45.0
A.80年 B.120年 C.165年 D.200年
7.在天文学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如图所示,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规律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冬至日前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速率较小
B.在夏至日前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速率较大
C.清明放假三天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对地球做负功
D.春夏两季和秋冬两季时间长度相同
8.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理解,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定律只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B.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的半长轴为,周期为,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的半长轴为,周期为,则
C.是一个与环绕天体无关的常量
D.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9.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既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也适用于轨道是圆形的运动
B.公式中的T为天体的自转周期
C.公式中的k值,只与中心天体和环绕天体的质量有关
D.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则可以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10.宇宙中两颗恒星A和B,它们的半径分别为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和,各自均有一颗卫星α和b,绕A和B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和。卫星a和恒星A中心的连线在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为S,卫星b和恒星B中心的连线在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也为S,则的值为( )
A. B. C. D.
11.金星和地球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且公转轨道均视为圆形,如图所示,在地球上观测,发现金星与太阳可呈现的视角(太阳与金星均视为质点,它们与眼睛连线的夹角)有最大值,最大视角的正弦值n.则金星的公转周期为( )
A. B. C.n3年 D.
12.A、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个平面同向做匀速圆周运动,B星的轨道半径大于A星轨道半径.A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小时,经观测每过t小时A、B两颗卫星就会相遇(相距最近)一次.则A、B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A. B. C. D.
13.如图所示,一卫星绕地球运动,图中虚线为卫星的运行轨迹,A、B、C、D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地球最近,C距离地球最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在A点的速度最大
B.卫星在C点的速度最大
C.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最大
D.卫星在C点的加速度最大
14.如图所示,对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不变化的
B.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
C.某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是在某一固定的平面内
D.某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不在一个固定的平面内
15.关于开普勒第二定律,正确的理解是( )
A.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角速度相等,故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它在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它在近日点的线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线速度
16.有一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8倍,则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多少年?
17.曾经有人用木星的直径作为量度单位,测量了木星卫星的轨道半径。如图所示,他发现木卫一的周期是1.8天,距离木星中心4.2个木星单位,而木卫四的周期是16.7天。请预测木卫四距离木星中心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现在的观点看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故A错误;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在银河系中运动,银河系也在运动,故BD错误;地球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故C正确;故选C.
2.B
【详解】
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故选B。
3.C
【详解】
行星在B点的速度比在A点的速度小,恒星位于焦点上,且远地点速度小于近地点速度,故恒星位于E点。
故选C。
4.C
【详解】
A.力不是力学中基本物理量,牛顿也不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
B. 卡文迪许在实验室中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故B错误;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合力可以是恒力,如平抛运动,故C正确;
D.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近日区域运行的比较快,在远日区域运行的比较慢,故D错误.
5.B
【详解】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即
v1Δt R1= v2Δt R2
即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6.C
【详解】
设海王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为,周期为(年),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有,故年.
A. 80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120年,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165年,选项C符合题意;
D. 200年,选项D不符合题意;
7.C
【详解】
A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行星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在此椭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近日点连线短,速度大,所以在冬至日前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速率较大;远日点连线长,速度小,在夏至日前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速率较小;故AB错误;
C.清明放假三天里,在春分至夏至之间,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大,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对地球做负功,故C正确;
D.春夏两季比秋冬两季时间长。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该定律除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也适用于行星绕恒星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公式中的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中心天体不同,值不同,地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是太阳,月球公转的中心天体是地球,值是不一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是一个与环绕天体无关的常量,它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故C符合题意;
D.代表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故D不符合题意;
9.A
【详解】
A.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所以也适用于轨道是圆的运动,A正确;
B.公式中的T为天体的公转周期,B错误;
C.式中的k是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C错误;
D.式中的k是与中心星体的质量有关,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运动,二者不具有同一中心天体,故公式不成立,所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无法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卫星在t时间内与中心天体连线扫过的扇形面积为
则
故
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D
【解析】
根据正弦定理分析可知,金星与太阳的最大视角出现的情况是地球上的人的视线看金星时,视线与金星的轨道相切,如图所示.
θ为最大视角,由图可知
sinθ=r金/r地
根据题意,最大正弦值为n,则有:
r金/r地=n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联立以上几式得:
解得:T金=T地=年,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根据几何关系求出金星的轨道半径和地球的轨道半径的关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出金星的公转周期.
12.D
【详解】
A星运动的周期为T1=2小时,半径为r1,设B星运转周期为T2,半径为r2,经过t小时AB两卫星就会相遇一次,表明A星比B星多转一圈,有,解得 小时;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则A、B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AC
【详解】
AB.A点为近地点,C点为远地点,所以A点速度最大,A正确B错误
CD.A点为近地点,C点为远地点,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最大,C正确D错误
14.BC
【详解】
AB.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的内容: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既然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有时远离太阳,有时靠近太阳,所以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
CD.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椭圆处于一个平面内;所以某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是在某一固定的平面内,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5.BD
【详解】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离太阳近的运动速度大,离太阳远的运动速度小,万有引力的方向一直变化,所以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变速曲线运动。
故选BD。
16.22.6年
【详解】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即
解得
17.
【详解】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