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有引力定律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万有引力定律 课时练(word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05: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3.2万有引力定律 课时练(解析版)
1.关于引力常量的测定,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定的
B.引力常量是伽利略测定的
C.引力常量是由爱因斯坦测定的
D.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2.提出日心说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哥白尼、牛顿 B.伽利略、牛顿
C.开普勒、卡文迪许 D.哥白尼、卡文迪许
3.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微元法
B.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主要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测量引力常量的实验,应用了理想模型法
D.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4.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G是一个比例系数,它没有单位
B.公式中的G是引力恒量,这是由实验得出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C.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若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M、半径为R。已知空间站总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某时刻空间站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则此时空间站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B.
C. D.
6.关于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是在开普勒揭示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万有引力定律仅适用于天体之间
B.两物体各自受到对方引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大
C.卡文迪许首先用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
7.已知地球的半径为,火箭上升到某高度处所受的引力为它在地面上所受引力的一半(设火箭质量不变),则火箭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
8.我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被火星捕获,顺利“刹车”进入预定轨道若“天问一号”在地面时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则当其上升到离地面距离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9.因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而被称作“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科学家是(  )
A.开普勒 B.伽利略 C.卡文迪许 D.哥白尼
10.2019年10月11日,中国火星探测器“火星一号”首次公开亮相,计划于2020年发射并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与巡视。已知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再给出太阳与火星之间的距离,则可求出太阳的质量
B.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20%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只需测出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的环绕周期即可估算出火星的平均密度
11.沙尘暴在我国北方的春天里是并不少见的天气现象。除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造成环境污染。目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是最有效的手段。假设该风云卫星的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  )
A. B. C. D.
12.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
C.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
D.牛顿用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G
13.质量为m的卫星绕质量为M的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线速度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r、v、a,引力常量为G,则在该卫星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的下列各种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4.质量为m1的物体A和质量为m2的物体B之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B.当有第3个物体放入A、B之间时,A和B间的万有引力不变
C.若m1 > m2,则物体A受到的引力大于物体B受到的引力
D.物体A与物体B之间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15.设地球的质量为M,人造卫星的质量为m,人造卫星距地心的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是多大?
16.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4,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做同一实验:将一根内壁光滑的圆轨道竖直放置,如图所示,A与圆心在同一水平面内,一小钢球被一弹簧枪从A处贴着轨道射入,.第一种情况使钢球恰能到达最高点B点;第二种情使钢球经B飞出后,恰好落回距离A点为半径r 的C点,且C、A、O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求:
(1)第一种情况,在月球和地球上恰过B点的速度之比
(2)第二种情况下,在月球和地球上经过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比值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的,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提出日心说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哥白尼和卡文迪许。
故选D。
3.D
【详解】
A.用质点代替物体,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合力与分力是等效关系,所以在探究合力与分力关系时,使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错误;
C.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万有引力常量,采用是的放大思想方法,故C错误;
D.以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作为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思维法,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公式
中的G是一个比例系数,由公式知G的单位是,故A错误。
B.公式
中的G是引力恒量,G值首先是由卡文迪许测出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故B正确。
C.公式
适用于质点间引力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于零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该公式不再适用,所以得不出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的结论。故C错误;
D.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由万有引力公式知此时空间站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AD.牛顿是在开普勒揭示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的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无论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都符合万有引力定律的作用规律,AD错误;
B.两物体各自受到对方引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一定相反,B错误;
C.卡文迪许首次用实验利用扭秤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C正确;
故选C。
7.B
【详解】
火箭在地面上所受万有引力为
火箭上升到某高度处所受的引力为
由题意已知
联立可解得,火箭离地面的高度
故选B。
8.C
【详解】
由题可知
当上升到离地面距离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受地球的万有引力
故选C。
9.C
【详解】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称测出了引力常量,根据,则地球的质量为,卡文迪许测出G后,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所示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作“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的科学家,故选C。
10.D
【详解】
A.结合题目已知条件,若再给出太阳与火星之间的距离,仍然无法求出太阳质量,故A错误;
B.在星球表面运动的物体,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设探测器的质量为m,星球质量为M,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约为地球的11%,则代入上式可求得
故由
可判断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所受重力约为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39%,故B错误;
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可解得
由于7.9km/s是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环绕速度,也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可得
故C错误;
D.若测出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的环绕周期T,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

联立求得火星球密度
故可估算出火星的平均密度,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
故选D。
12.BD
【详解】
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G,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13.ABD
【解析】
质量为m的卫星绕质量为M的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ABD.
【点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根据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运动也可以求解万有引力,要注意向心力表达式中的m应为卫星的质量.
14.BD
【详解】
A.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趋向零时,两物体不能看成质点,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得不到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的结论,A错误;
B.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第三个物体是否存在无关,B正确;
CD.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一定是相等的,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5.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球对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是.
16.(1);(2)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公式,解得,根据,解得,联立可得,代入可得,
(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得,在水平方向上有,在竖直方向上有,即解得
经过B点时,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充当向心力,故有,解得,
所以
考点: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
【名师点睛】在万有引力这一块,涉及的公式和物理量非常多,掌握公式在做题的时候,首先明确过程中的向心力,然后弄清楚各个物理量表示的含义,最后选择合适的公式分析解题,另外这一块的计算量一是非常大的,所以需要细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