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18: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2、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
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
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
3、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
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
6、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人我们的眼晴
C.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7、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
8、下面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晴
C.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9、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10、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
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11、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
A.红滤色镜 B.黄滤色镜 C.蓝滤色镜 D.绿滤色镜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日晷是古代人用来测量 ______ ( 选填 “ 时间 ” 或 “ 长度 ”) 的仪器,它是利用太阳光沿 ______ 传播使晷针留下影子,通过影子的长短 指向来测定的
2、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
①立竿见影 ②潭清疑水浅 ③镜花水月 ④水中游鱼。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填序号)
3、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 35°,则反射角为 ________ 如果入射光向法线靠拢 10°,则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为 ________
4、某同学离平面镜4米,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当他以1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那么像的移动速度是________,这时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而他看到的像大小是________。
5、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偏高一些,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当一个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__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是 ______ ,反射角等于 ______ 度, _____ (选填 “CD上端”或“CD下端”、“AB左端”或“AB右端”)为空气.
7、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______m.
8、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B是 光线,OC是 光线,∠N′0C是 角.
9、如图所示,有两个一体的平面镜,其夹角为 θ,当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线射到其中一块平面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光线恰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则这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夹角θ= ________ .若保持入射光线 AB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10°,则最后射出的光线CD转过的角度是 ________ °.
10、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二个红色亮点A 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0 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 绕着点0沿_____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0 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 绕着点0沿_____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为0.95m,相距20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 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
(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几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点离A平面镜的距离.
2、如图有两平面镜夹角为θ,有一束光线从C点射人经过两次反射从F点射出,证明其出射角γ=2θ.
四、实验探究
1、如图5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请你完成以下
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
2 CO 40° 40°
3 EO 20°
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___________。
2、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观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__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
(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实像。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A
二、填空题
1、答案: 时间 直线
【详解】
[1][2]“ 日晷 ” 就是利用观察其日晷晷针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由于是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而形成的,故 “ 日晷 ” 是光沿直线传播原理来计量时间的。
2、答:①,②④
3、答案:55° 90°
【详解】
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 35°,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入射角为: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 55°;
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 10° ,入射角为 ,反射角也为 45° ,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和,则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为 .
4、答:8米;1米/秒;不变;变大
5、答:光的折射,不变。
6、答:OG 30 AB右端
7、答: 8
8、答:入射 反射 折射 折射
9、答:90° 0°
10、答:顺时针 逆时针
三、计算题
1、答:
(1)因为入射角也为45 ,故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20cm 发生反射次数为n=95cm/20cm=4.75所以发生反射次数应为5次
(2)第5次反射点距地面高度为h/=95cm-20cm×(5-1)=15cm.因此光的落地点距离B镜面为15cm,则距离A镜面为5cm.
2、答:
【解析】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γ=∠FED+∠CDE
平角等于180°
所以∠FED=180°-2∠DEO
∠CDE=180°-2∠EDO
所以
γ=∠FED+∠CDE
=(180°-2∠DEO)+(180°-2∠EDO)
=360°-2(∠DEO +∠DEO)
在△EDO中,∠DEO +∠DEO=180°-θ
所以,
γ=360°-2(∠DEO +∠DEO)=360°-2(180°-θ)=2θ
所以γ=2θ.
四、实验探究
1、答案:50° 2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答案:
(1)小孔成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3)倒立 光的直线传播
(4)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