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师用书(选修3-4):一、章末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高考总复习物理教师用书(选修3-4):一、章末总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9-10 14: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章末总结
不清楚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和各自
   特点
【例1】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1甲是波传播到x=5 m的M点时的波形图,图1乙是质点N(x=3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Q是位于x=10 m处的质点,则:
(1)Q点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如何?
(2)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图1
错因分析 ①不清楚波的实质,不清楚由于“带动作用”介质中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②忽略波形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直接将图甲所示给出的波形延伸,画出如图所示的波形图,得出从图甲时刻到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5 s的错误结论.
正确解析 (1)在题图甲所示的时刻,处于波前的质点M振动方向向下,故Q点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也向下.
(2)由题图甲可以看出波长λ=4 m,由题图乙可以看出周期T=4 s,所以波速v==1 m/s.由题图甲还可以看出,最前面的波峰距Q点的距离Δx=8 m,故最前面的波峰传播到Q点,也就是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为t== s=8 s.
答案 (1)向下 (2)8 s
忽视波的周期性和双向性造成漏解
【例2】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已知介质中a、b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为2 m,a、b两质点的振动情况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波长可能为 m B.波长一定小于 m
C.波速可能为 m/s D.波速可能大于 m/s
错因分析 错解1:认为波从a向b传播,由题图可知,质点b比a落后T,因此波长满足2=λ,即λ= m(n=0,1,2…),A错B错;波速v== m/s(n=0,1,2,…),C对D错.故选ABD三项.错误的原因是误认为波一定是从a向b传播,忽视波的传播的双向性.
错解2:误认为图象中实线为先,虚线为后,因此认为波由b向a传播,同理解得AD正确,选BC两项.
正确解析 波的传播具有双向性,若波从a向b传播,由题图可知,质点b比a落后T,因此波长满足2=λ,即λ= m(n=0,1,2,…),A、B错;
波速v== m/s(n=0,1,2,…),C对D错.若波由b向a传播,则波长满足2=λ,即λ= m(n=0,1,2,…),A对B错;波速v== m/s(n=0,1,2,…),C错D对;综上所述可知错误的只有B.
答案 B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
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