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5的乘法口诀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主题 5的乘法口诀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 引出新课 看谁反应快。 出示口算练习。 背诵1-4的乘法口诀 简单复习1-4的乘法口诀
新知探索 导入谈话:二(1)班的小朋友正在公园里划船呢!走,咱们瞧瞧去。 观察场景图,提出问题。 提问:每只船坐几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船呢? 情境导入,吸引学生迅速进入到问题情境中去。
例题精讲 教学例6 ①每只船坐几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船呢?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填写表格,做好准备。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 1 2 3 4 5 人数 5 10 ③你能猜出今天要学什么吗?(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研究5的乘法口诀。 ①你们能根据表格表示的意思和乘法算式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 先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请组长在纸上写下来。 ②反馈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编写的乘法口诀展示一下? 展示口诀。 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 一五得五 2个5相加 5×2=10 二五得十 3个5相加 3×5=15 三五十五 4个5相加 4×5=20 四五二十 5个5相加 5×5=25 五五二十五 谁来说一说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 四五二十表示4个5相加的结果是20,也可以求出4×5的积是20. 记忆乘法口诀 ①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发现:下面的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上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多5,上面的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5。 ②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口诀吗? 学生讨论交流。 如果四五二十不记得了怎么办? 可以通过三五十五来记住四五二十。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一些记口诀的好办法,下面就请你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来记一记口诀。 想一想: 5×1= 5×2= 5×3= 5×4= 学生回答 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练一练 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四五二十 把口诀填完整 一五 三五 四五 二五 五五 想口诀说得数 快速抢答。 3×4= 5×4= 2×5= 1×5= 4×2= 4×5= 5×3= 2×3=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 从解决问题入手,先引导学生列表计算,再根据这些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与4的乘法口诀相比,教材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自己探索的比例增加。 除了五五二十五,别的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课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对口令。 2、“想想做做”第2题 花坛里的花开得有点奇怪,你知道为什么“5×4”和“4×5”这两朵花开在一起吗? “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有什么用? 你会说出另外2个花坛要用的乘法口诀,并写出乘法算式的积吗? 学生回答。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在书上做,交流时,说一说用到哪一句口诀。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先画,再写算式。 5、“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在游戏活动和计算中记忆乘法口诀,有利于学生主动建立乘法算式与口诀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计算正确率。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初步感受到借助几何直观描述数学问题的方法。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为乘加、乘减做适当铺垫。
总结提升 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本课作业 熟练背诵口诀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都不是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