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认识平均分(二)表格式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2 认识平均分(二)表格式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07:3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2认识平均分(二)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主题 认识平均分(二)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 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谁起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认识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简单回顾什么叫平均分。
新知探索 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 今天老师带了一些智慧星,想发给这4个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呢? 教师分图片后问:你们每人拿到了几个智慧星?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 刚刚老师是怎样平均分的?你看清楚了吗?多请几人说。 请大家看图 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师生互动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题精讲 教学例3 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 (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个。)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1)想一想,分一分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分,教师适时要点拨引导 (2)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 学生边说边演示分的过程。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先分给每个小朋友1个,再分给每个小朋友1个,直到每个小朋友有4个;先每个小朋友2个,再每个小朋友2个;先每个小朋友4个…… 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分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一样,都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4个。 师问:8个桃,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 讨论得出就是要将8个桃平均分4份,每份几个? 学生动手摆一摆,得出结论 8个桃,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2个。 试一试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平均分成3份、4份呢? 先按照题意,自己动手一边摆一边写答案。每摆完一种分法,同桌互相交流。 找生上台演示。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平均分成4份呢,每份3根。 小结:今天我们主要是按份数进行平均分,每份也要分得同样多。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呢?你还知道了什么?我们平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平均分呢? 引导学生根据平均分成几份的要求,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用小圆片来摆一摆,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认识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课堂检测 想想做做第1题。 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 生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 一生上台演示。 说说,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汇报。 原来同样的6个苹果,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个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动手操作分白菜,交流。 出示第2题。 我们来表演一下吧。找生表演。 每四人一小组有8个胡萝卜,请4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瞧,可爱的小松鼠也想请大家来帮它们分一分松果,大家快快动手帮助它们吧。学生独立动手摆圆片,得出结果。 4、15个小圆片,能平均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小组合作,分完后大家写出结果。 动手做。 学生动手拼一拼。 着重让学生练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引导学生先根据物体的总个数确定平均分成几份,再通过相关的操作得出结果。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结提升 平均分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按照份数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二) 8个桃,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4)个。
本课作业 补充练习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是认识平均分的第二节课,学生通过操作、思考、讨论交流得出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从课堂反馈情况看,学生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