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主题 除法的 初步认识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成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或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公园去游玩,好吗?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只要答对题,可以免费乘坐观光缆车。你免费想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2、出示: (1)8个梨,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 )个梨。 (2) 6朵花,每3朵插在一个花瓶里, 能插( )个花瓶。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是我们在前面学过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知识。 揭示课题。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复习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新知探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6个人 每辆车坐2个人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继续前面的故事,导入到新课之中。
例题精讲 教学例5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我们可以用小圆片分一分。 (3)教学除法算式 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2=3)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读作和写作。 6÷2 读作:6除以2 12除以4写作:12÷4 试一试 (1)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 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 (2)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 (先用学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学例6 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1)出示:植树情景图(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小圆片分一分,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3)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把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组,每组2人,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 ÷3=2。 读一读这个算式并说说6 ÷3=2这个算式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 6叫被除数,3叫除数,2叫商。 教学读作与写作 6 ÷ 2 = 3 读作:6除以2等于3 12除以4等于3 写作:12÷4=3 完成第49页的“试一试”。 谈话:看看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挑战? (1)出示分铅笔的情景图并出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 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地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提问: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用什么方法学会了除法?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每几个一份的分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摆圆片来操作验证。 要明确,算式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2人一份地分,分成了3份。 按每几个一份分的?分成了几份? 怎样想到答案的,6个小朋友平均分成3份,每份2人。 可以独立解答。
课堂检测 想想做做第1题 看图,想象平均分的过程,再完成填空。 交流订正。 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想想做做第3题 理解题目要求,这是根据同一幅图回答两个问题。学生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怎样填的,再说说每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比较两个小题的异同。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说一说。 交流1、表示把10块砖每几块一份地平均分,分成了几份。2、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分别是多少。 说一说每一道算式的实际含义,通过比较体会两种不同分法之间的联系。
总结提升 求平均分成几份或者平均每份几个,可以用除法计算。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读作:6除以2等于3
本课作业 补充练习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要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每几个一份的分法或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摆圆片来操作验证。除法算式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基本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