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习 平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4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习 平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07:4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年级 二 学科 数学 主题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 主备教师
课型 复习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除法问题。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知识系统整理 1、提问:在表内除法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均分、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用口诀求商并解决实际问题。 2、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这些知识。板书:复习 简单概括
课堂检测 复习第1题 动手摆一摆。 (1)每份2根,有3份。你能根据摆出的小棒写出有关的算式吗? (2)把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交流算式。板书:平均分成,12÷3=4,12除以3等于4。 提问:12叫什么?3、4呢?根据回答板书:被除数、除数、商。 (3)看小棒图,还可以怎样说? 引导: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分成3份。板书:每4个一份。 指出:每份×份数一共,份数×每份一共,一共÷每份=份数,一共÷份数=每份 第2题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一人说口诀,另一人根据口诀写出两道除法算式。集体交流时说说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道? 3、限时完成第3题。 提问:30÷5=6想哪句口诀?追问:有的口诀只能计算一道除法算式,你能说一个吗? 4、第4题。 提问:怎样进行大小比较?引导学生说出:先计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5、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你是用什么样的算式解决的?为什么用除法? 比较: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3行,另一个小朋友要把15盆花平均排成5行,结果每行排的一样多吗? 组织学生讨论:排的行数多,每行盆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完成第6题。 让学生先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说说是用什么样的算式来解答的,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说说算式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比较,想一想:每次抬的个数与抬的次数有关吗?有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再指名谈一谈各自的看法) 小结:把一些物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者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而且平均分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个数就越少,每几个分一份时,每份的个数越多,分的份数就越少。 7、第7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问题(1)(2),提问:用什么方法解答? 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条件,提出问题。 8、思考题。 (1)理解“每人分得的块数和小朋友的人数同样多” (2)根据“有一堆糖,比20多,比40少”,你知道了什么? 集体得出:可能有25块糖,有5个小朋友,还可能有36块糖,有6个小朋友。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帮学生整理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关系。 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体会不同运算的特点。 体会到盆花的数量不变,排成的行数变化,平均每行的盆数也相应发生变化。 更加深刻地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把握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组合已知条件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总结提升 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板书设计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均分、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用口诀求商并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作业 补充练习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我一方面侧重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形成计算技能,培养他们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平均分的特点,把握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