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认识=、>和<练习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题 练习一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填数、摆学具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 2、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3、指导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收集信息,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对难写的数字进行重点辅导,使学生的书写更规范。
教学 重、难点 正确运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哪些数? 提问:你能用5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吗? 揭示课题。 知识再现,揭示课题
新知探索 课堂检测 说一说,摆一摆 1、学生拿出学过的0-5的数,按一定的顺序摆一摆。比一比谁摆得又对又快。 2、按顺序数一数。 3、指导学生说说数的位置。 如:几在几的后面;几在几的前面;几的前面是几;几的后面是几; 4、看数字,摆圆片。 先填一填,填好后读一读。 进行练习 第1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 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引导学生根据图意编出简单的情节。例如:树上原来有5只鸟,飞走了2只鸟,还有3只。) 答案:5 3 0 第2题。 接着画,都画满5个。 请大家看图说说每个圈里各有几个△?要使这个圈里的△满5个,你应该接着画几个? 第3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互相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答案:1 4 5 第4题。 读题目要求。 根据要求一一对应画出来。 请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例如:左边一题1个□正好对着1个○,□和○都没有多余,所以□和○同样多。 5、第5题。 请先写出表示相应物体个数的数。 进行相应的大小比较 说说比的结果。 读一读你写的式子。 答案:2<5 4>3 6、第6题。 (1)先用5张卡片摆一摆 (2)读题,弄清每一小题的要求。 (3)互相问一问、说一说。 (4)独立解答,交流答案。4、3、2、1 7、第7题。独立完成,交流。明白答案不是唯一的。 8、第8题。 说一说是把哪两种花进行比较。 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 完成填空。 说说比较的方法及结果。 答案: 5>4 3=3 1<3 9、第9题,规范书写。 10、思考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尝试。说说结果。启发: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课下大家继续练习0、2、3、5的书写。 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动手、动脑进行基本练习。 帮学生体会相应的数量关系,从而为今后学习做些孕伏。 体会数的顺序与大小之间的关系。
总结提升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本课作业 练习0、2、3、5的书写。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课侧重让学生通过数数、填数、摆学具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从完成情况看,学生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