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2练习八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题 练习八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难点: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形式)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10的拍手游戏。老师拍6下,小朋友拍4下。 兴趣是最吸引孩子注意力的。
课堂检测 1、练习八第1题。一图四式。 (1)课件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答案:7+3=10 3+7=10 10-7=3 10-3=7 2、完成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 告诉我们什么 (2)师:这些小蜜蜂呀,很守秩序,它们可不是随便飞到哪一朵花上就采蜜的。仔细观察一下,告诉大家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3、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完成第4题。 (1)指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算括号里的数,加法可以用减法来算,如第1小是,可以用10-8来算出括号里的数。 (2))在书上填空 (3)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5、完成第5题。 (1)指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出方框里的数? (2)在书上填空。 (3)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6、完成第6题。 (1)课件出示第6题小兔采蘑菇的情境。 (2)出示算式图,说说这里有几道题,分别是哪几道?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答案:8 6 4 2 0 7、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第7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 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的?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8、完成第8题。 (1)课件出示第8题。 (2)图上告诉我们什么 要问我们什么? 怎样列式? (3)在书上填空、列式。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9、完成第9题。 你能想到什么?和同学说一说。 根据两边得数相等这个大前提,先假定等号左边□里的数,再由此确定另一个数。 10、完成思考题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与每个人都合照一次相,一共照了9次,说明小组里除了小红外还有9人,再加上小红1人就是小组里一共的人数。 总结,学生谈收获。 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相互关系,掌握相应的加、减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渗透德育教育。 小白兔采的越多,剩下的蘑菇就越少。初步感受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 通过回顾解题过程,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
总结提升 我能够熟练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我学会了求未知加数和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八
本课作业 补充练习。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通过练习,本课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里面有几道难度较大的题,需要老师重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