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 表格式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0.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 表格式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0: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题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理与复习 主备教师
课型 复习 课时 2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回忆已学过的加法算式,整理成加法表,帮助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加法。 2、在复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加深学生对生活里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4、用开放题的练习使学生体会结论的不确定性,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的加法。巩固看图写算式和简单的口述应用题。 教学难点:整理出系统的加法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老师带来一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算得这么快? 口算练习的设计旨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和交换加数法。
课堂检测 1、复习第1题 (1)课件出示两幅图,看图让学生说说图意。 (2)指名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第一幅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思考过程。 第二幅图:出示算式4+8=12,想:8+4=12 (4)小结:像计算9+5这样的题目时,得数超过10,我们可以用“凑十法”凑满10后再算。因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所以像计算4+8这样的题目,既可以用“凑十法”来计算,也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的算式直接推算出相应算式的得数。 2、加法表的整理 (1)课件出示加法表图。 (2)竖着读一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3)小组讨论、找规律、填算式: 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 (4)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斜着看呢? 横着看:第二个加数不变,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 斜着看:两个加数都从大到小排列。 汇报交流。 (5)背加法表。 3、复习第3题。 (1)把得数是11、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一说。 (2)两人一组,一人指加法表中的算式,一人直接说出结果。 (3)交换进行练习。 4、复习第4题。 (1)出示题目后先说一说每组中左右两边算式的关系。 两个算式的得数都是一样的。 (2)学生在书上根据第一题,再写出其它得数一样的算式。 5、第5、6题。 (1)学生独立练习,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2)汇报交流,针对学生计算错误的题说说计算方法。 6、第7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理解题意。 (2)提问:“我们花坛的花和一班同样多。”你是怎样理解的? 怎样算“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呢? (3)独立看图思考图意,在小组中讨论怎样算“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 (4)集体交流。 7、第8题。 (1)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谁能连起来说说图中的意思? (2)指名汇报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红和小芳一共踢了多少个? 小红和小力一共踢了多少个? 小力和小芳一共踢了多少个? 三个人一共踢了多少个?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名列式口答。 如学生提不全问题,可引导思考还能提什么问题。 8、第9题。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汇报交流: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9、第10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理解题意。数一数每盒中各有几枝? (2)讨论:有两盒是小明的是什么意思? (3)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蜡笔,你是怎样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10 (4)小明最多有多少枝蜡笔,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的回答8+6=14 反思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复习看图写算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回忆已学过的加法算式,整理成加法表,帮助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加法。 使学生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其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加深学生对生活里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使学生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其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提升 我能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背加法表。 我能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做到正确解答。
板书设计 复习
本课作业 熟背加法表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复习中出现的题目是本单元知识的总结提升,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所以,我在教学时力求表现这些不同的侧重点,把训练做扎实。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掌握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