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期末复习(四) 表格式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4期末复习(四) 表格式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0: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4期末复习(四)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题 期末复习(四) 主备教师
课型 复习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的组成、加与减等知识进行综合实际运用。 2、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 重、难点 复习巩固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 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讲故事:从前一只聪明的猴子,要上山去学艺,走了一天又一天,终于见到了师傅,可师傅想考考他:你要来我这里学艺,可以,你只要把这些长方形的树皮卷成圆筒,罩在树苗上保护好树苗就好了。猴子想了想,该怎么卷呢?你能帮一帮小猴子吗? 2、思考问题,长方形树皮可以怎样卷成圆筒呢? 用身边的长方形纸来卷一卷。 3、对,很正确。谢谢你们帮助了小猴子!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练习。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课堂检测 完成第18题。 (1)请你也拿出长方形卡纸卷一卷。卷出一个圆柱形纸筒了吗?还可以怎么卷? (2)再用这样一张长方形卡纸,你能折出什么形体? (3)小组讨论,用不同的方法卷一卷、折一折。 (4)展示交流。有横着卷和横着折的。 2、复习第19题。 分步出示第一、二幅画,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能知道什么。再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 完成后交流解决问题思考过程。 提示:结合情境比较2道小题中都有的条件“8人”,它们表示的含义相同吗? 第一幅图说“我后面有8人”这句话的是最前面拿小旗的同学,说明这队学生中,除他以外还有8人。所以列式为: 8+1=9(人) 第二幅图先让学生看清小旗上标出的“8人”,明白这队学生一共有8人,问题是排在队伍最后一个小男孩问的,所以他前面有7人。列式为: 8-1=7(人) 3、复习第20题。 导入:点心屋里的师傅正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发面包呢,我们去帮帮他们好不好?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示:交流时让学生说明理由,为什么选第二、三两盒比较合适,不能选哪两盒。 数出每盒的面包数,看哪两盒合起来是15就选哪两盒。 变式:中班里有17个小朋友,他们班里也需要每人1个面包,那应该怎么买呢?。 4、完成思考题 (1)明确“从前往后数,第5只是小鹿”这句话的含义,根据这句话可以知道它前面有4只小动物。再从“从后往前数,第8只是小鹿” 中得出小鹿后面还有7只小动物。 (2)画图表示小动物排列情况。画图表示,看出可以分成三部分:前面4只,小鹿,后面7只。 (3)列式计算。 5、补充练习 明明只有15元,他不可以买哪两种玩具? 总结评价 学生讨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以后学习有什么作用,学习这节课后的感受。 “用身边的长方形纸来卷一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其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结提升 我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期末复习(四)
本课作业 完成补充练习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这部分内容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属于较难的,为了加强对条件和问题的理解,我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