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4 09:0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学习目标
①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②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溯革命之因—工业革命的含义
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溯革命之因—工业革命的原因
1.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溯革命之因—工业革命的原因
工业革命
2.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市场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Text
Text
Text
Text
物理学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生物学
化学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
4.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科学技术
溯革命之因—工业革命的原因
德国植物学家施菜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开始时间
表现
原因
特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市场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新技术、新发明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溯革命之因—工业革命的概况
探发明之果—电的发现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
“电气时代的奠基人”
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圆盘发电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66德国西门子发电机
1870比利时格拉姆发电机
探发明之果—电的应用
白炽灯泡
发明大王
爱迪生
碱性蓄电池
电影摄影机
放映机
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爱迪生1879年制造的电灯泡
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
“电气时代”
探发明之果—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除了电的发现与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领域的成就?阅读教材19-21页,完成以下表格:
类别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发明者
国籍
发明
乘坐T型车的福特和他的儿子
探发明之果—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早期汽车
拖拉机
轮船
探发明之果—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9世纪60——80年代生产出纯碱、硫酸、人造染料等化学产品
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火药
1869年,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870 年 1900 年 增长倍数
世界钢产量 52万吨 2830万吨 54
石油产量 80万吨 1950万吨 25
铁路长度 21万公里 101.4万公里 5
世界贸易额 455亿法郎 1,182亿法郎 2.6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思革命之意—工业革命的影响
电冰箱
思革命之意—工业革命的影响
3.列强间矛盾加剧,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美国一跃成为头号工业化强国,德国领先于英法。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
思革命之意—工业革命的影响
手工工场
工厂
垄断组织
(重商主义)
(自由主义)
(帝国主义)
对内: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对外:国家可以依靠对外资本输出,让其他国家人民劳动,得到利润。
思革命之意—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1876年到1914年,列强掠取了将近2500万平方公里领土,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全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已沦为殖民地,总人口的56%已沦于殖民压迫之下。
5.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6.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推动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思革命之意—工业革命的影响
7.扩大战争带来的灾难
工业污染加重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对内
对外
政治
经济
出现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殖民
扩张
国际
格局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一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 明 来 源
生产组织
标 志
重 点
扩 展
新时代
对中国的影响 ①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③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① 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 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来源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工厂
垄断组织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
电力、内燃机
轻工业
重工业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想一想
悟强国之道—工业革命的启示
我是辩论小能手
科技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
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坚持对外开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悟强国之道—工业革命的启示
启示




1.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材料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发明和应用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  )
A.英国和法国 B.德国和美国
C.俄国和日本 D.英国和德国
C 
B 
巩固练习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下列发明前后对应错误的是(  )
A.瑞典的诺贝尔——现代炸药 B.法国人夏尔多内——人造纤维
C.美国人海厄特——赛璐珞 D.德国人奥托——合成橡胶
4.下列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时代
C.消除了国家间的矛盾 D.使欧美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