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2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导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2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导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09:1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题 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时间 导学教师
导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导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导学方法 通过实践,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导学步骤 导学行为(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学教师复备
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1、2、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1组成几?生:4和1组成5。2和几组成5?生:2和3组成5。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 复习形式多样,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知探索 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引出课题。课件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 通过演示放气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例题精讲 “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试一试”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课堂检测。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通过场景图引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并领悟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回忆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课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答案:4 4 2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看算式,先画圆摆一摆,再计算。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想想做做”第3题。突出根据“几和几合起来是几”来口算。4.“想想做做”第4题。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答案:4 2 3 3 25.“想想做做”第5题。同桌俩人合作,一个说算式,一个说得数。 结合情境或操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领悟减法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总结提升 从几个里面去掉几要用减法计算。我们可以用5以内数的分与合来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
板书设计 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5-2=3 3-1=2 3-2=1
本课作业 “想想做做”第6题。
本课教育评注(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我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