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预习单
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在课文中圈出认读字,并读一读,并说说“都”还有什么读音,可以组什么词。
说说下面生字的笔顺。
些 巨 每
四、先仔细观察这几个生字的结构特点,再动笔写一写。
五、黄山有四绝,请你查阅资料,是哪四种独特景观?
《黄山奇石》参考答案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朗读提示:1.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试着读出黄山石的奇。
二、认读字:
wén m ng j ng qū shěng bù xiù yóu
闻 名 景 区 省 部 秀 尤
q xiān jù wèi dū zhù x ng zhuàng
其 仙 巨 位 都 著 形 状
都dū(首都)dōu(都是)
三、“些”的笔顺:竖、横、竖、提、撇、竖弯钩、横、横。
“巨”的笔顺:横、横折、横、竖折。
“每”的笔顺:撇、横、竖折、横折钩、点、横、点。
四、书写需提示:1.注意坐姿端正,握笔姿势正确。 2.认真观察字形结构,准确书写。3.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黄山四绝指中国安徽省黄山的四种独特景观,包括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奇石》练习
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
二、拼一拼,写一写。
nán bù y xiē jù sh měi wèi
shàng shēng shǎn guāng tiān g u
三、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
《黄山奇石》参考答案
一、根据关键词和表达顺序的不同进行背诵。
二、南部 一些 巨石 每位
上升 闪光 天狗
三、例:九龙谷风景如画,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那游览,景色秀丽神奇,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最让我喜欢的是那些潭水,或湖蓝,或翠绿,在我心里简直就是“一枝独秀”,我想那里肯定是非常著名的。(共51张PPT)
鹳雀楼
庐山瀑布
9 黄山奇石
9 黄山奇石
奇怪
奇特
神奇
奇妙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m ng
j ng
shěng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出名
知名
有名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远近闻名
举世闻名
jǔ sh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中外闻名 风景区 安徽省 南部
黄山风景区
安徽省南部
nán
秀
谷物抽穗开花
清秀
xiù
xiē
陡峭 翻滚 金光闪闪 奇形怪状
陡峭的山峰 翻滚的云海
金光闪闪的雄鸡 奇形怪状的岩石
都
d名首都
ū
d名 都是
ōu
天都峰
形声字
仙
xiān
仙桃
仙人
仙女
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里感受到“仙桃石”的奇?
石盘
上面的石头好像( ),下面的石头好像( )。
一个大桃子
一个盘子
“猴子观海”
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云海
自由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块奇石?它有趣在哪?
jù
位
亻+立
wèi
měi
měi
著
艹+者
中外
闻名
zhù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课后作业:
1.完成《黄山奇石》的作业单。
2.根据《日月潭》的预习单完成预习作业。《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闻、名”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2.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感“奇”字
1.回顾前课,引入本课
2.解“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初读课文
2.读第一组词语
(1)理解中外闻名,并拓展。
(2)理解“风景区”的“区”。
(3)随文写字“南”。
(4)随文识“秀”,字理识字。
(5)联系生活。理解“尤其”。
(6)师生配合,读好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7)注意“些”笔顺。
3.读第二组词语
(1)理解“奇形怪状”。
(2)词语组成短语,读好短语。
(二)初步感受 山石“奇”名
(1)圈出黄山石名字。
(2)说说“都”这个多音字。
(3)交流黄山石的名字取得有什么特点。
(4)识记“仙”字。
(三)朗读语段,感受“样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到“仙桃石”的奇。
(2)圈出关键词“好像”“飞”“落”,引导读好“仙桃石”之奇。
(3)总结句序特点。
(4)根据关键词背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想象画面。
(2)理解“陡峭”。
(3)关注“猴子观海”的动词“蹲”“抱”“望”,做动作体会画面,并读好句子。
(4)了解黄山云海,读出画面感。
(5)总结句序特点。
(6)根据关键词背诵。
3.自学四、五自然段
(1)想象画面,感受“仙人指路”样子之奇。
(2)顺势理解“巨”,并关注“巨”字笔顺。
(3)随文识“位”。
(4)师生配合,情景中读“金鸡叫天都”部分。
(5)随文识、写“每”。
(6)随文识字“著”并回顾前文,理解意思。
4.总结梳理句序
(四)学习末段 课后延伸
(1)情景引读。
(2)回顾详写的奇石名字。
(3)延伸练习课后题第二题。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