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在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又是如何传动我们耳朵里?
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同学们用手指放在发声的喉头上有什么感觉?
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鸣叫时的姿态?
蜜蜂快速煽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鸟鸣叫靠的是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青蛙鸣叫靠的气囊的振动发声的
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你们知道有一种树叫笑树吗?笑树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
根据以上例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图2-2
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的部位振动而发出声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是靠弓和弦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的。
请在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
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楚的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猜想与假设。
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
进行实验——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步。
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我们在水面上拍手,金鱼会怎么样?
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水底。
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水可以传声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桌面可以传声(木头可以传声)
空气、水、木头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可见,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如果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感知声音。
如果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你会有什么感觉?生活中会出现什么不便?
车的喇叭声听不到,会发生车祸。
不能与人方便交流
……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物质名称 传播速度V/m·s-1
空气 340
水 1500
钢铁 5200
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
从表格中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以波的形式传播,速度是V固﹥V液﹥V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0C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V=340m/s
对表格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你还知道哪些利用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
有时我们对着高山喊话,会产生回声现象,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回声呢?
产生回声的条件是人发出的声音与回声之间要有0.1s的时间间隔
那么产生回声时障碍物离我们最近应该是多远?
V=
t
s
由
得S=Vt=340m/s×0.05s=17m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为什么平时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在操场上响亮?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如果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可以区分原声和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到0.1s,人耳就会分不出原声和好回声了,回声就使原声加强,使声音听起来更响亮。
课时作业设计
1、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由振动的物体发出的,但有的时候,比如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2、如图,宇航员为什么要通过无线电交谈?
3、音乐会现场广播,歌唱演员在台上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向剧场内听众,同时通过无线电波传向1000km外收音机旁边的听众,哪里的听众先听到歌声?(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4、将耳朵贴在长铁官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