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基本不等式
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这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探究1
思考:这会标中含有怎样的几何图形?
思考:你能否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知识探究
探究1:
1、正方形ABCD的
面积S=_____
2、四个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和S’ =___
3、S与S’有什么
样的不等关系?
____
2ab
重要不等式: 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证明:(作差法)
思考:你能给出不等式 的证明吗?
结论: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总有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适用范围:
文字叙述为:
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积的2倍.
替换后得到:
即:
即:
a>0,b>0
(1)换元法
证明:
即:
(2)作差法
(3)分析法
要证 ①
显然,④是成立的.当且仅当a=b时, ④中的等号成立.
只要证 ②
要证②,只要证 ③
要证③,只要证 ④
如图,以a+b长的线段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点C,使AC=a,CB=b,过点C作弦DD'⊥AB,
可以用几何方法证明:
由垂径定理和相交弦定理得,
当C与圆心重合时,等号成立.
1.已知x>0,求x+一的最小值.
解:因为x>0,所以
2.比较(a+3)(a-5)与(a+2)(a-4)的大小.
解:∵(a+3)(a-5)-(a+2)(a-4)
=-7
∵(a+3)(a-5)-(a+2)(a-4)<0
∴(a+3)(a-5)<(a+2)(a-4)
变形
定符号
确定大小
作差
3.比较 的大小.
解:
变形
定符号
确定大小
作差
(当x-0时取“=”)
对于”②”或“≤”的问题,既要防止“=”的遗漏,又要说明何时取到“=”
变形
定符号
确定大小
作差
证明:
∵a、b、m都是正数,且a>b
∴m>0,m+a>0,a>0,a-b>0
1.已知a,b,c都是正数,
求证(a+b)(b+c)(c+a)≥8abc.
证明:
证明:
1.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xy等于定值P,那么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 ;
(2)如果和x+y等于定值S,那么当x=y时,积xy有最大值 .
证明:因为x,y都是正数,所以
(1)当积xy等于定值P时,
所以
当且仅当x=y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x=y时,和x+y有最小值 .
(2)当和x+y等于定值S时,
所以
已知 x, y 都是正数, P, S 是常数.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
①各项皆为正数;
②和或积为定值;
③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
一“正”
二“定”
三“相等”
证明:
证明:(1)x,y都是正数,且
仅当x=y时,等号成立。因为x≠y,
所以
证明:(2)x,y都是正数,且
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因为x≠y,
所以
当且仅当1=x=1-x
即x=0时等号成立
最大值为!
由已知,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a,b,则ab=100,
则
当且仅a当 即a=10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两条直角边相等并且为10时,直角边和最小,最小为20.
介绍均值不等式的推导及简单应用;
分析几种均值之间的关系;
n个数之间的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
1.(1)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 的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是多少?
(2)用一段长为36m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菜园,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设矩形菜园的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为xm,ym,篱笆的长度为2(x+y)m.
(1)由已知得xy=100.
由
可得
所以
当且仅当x=y=10时,上式等号成立.
因此,当这个矩形菜园是边长为10m的正方形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篱笆的长度为40m.
(2)由已知得2(x+y)=36,矩形菜园的面积为xy .
由
可得 xy≤81
当且仅当x=y=9时,上式等号成立.
因此,当这个矩形菜园是边长为9m的正方形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81 .
2.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形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4800m,深为3m.如果池底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0元,那么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
解:设贮水池池底的相邻两条边的边长分别
为xm,ym,水池的总造价为z元.根据题意,
有
=240000+720(x+y).
由容积为 ,可得
3xy=4800,
因此 xy=1600.
所以
当x=y=40时,上式等号成立,此时z=297600.
所以,将贮水池的池底设计成边长为40m的正方形时总造价最低,
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反思:应用题,先弄清题意(审题),建立数学模型(列式),再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求解),最后要回应题意下结论(作答)。
总结
1.用20cm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应当怎样折?
解答
设矩形的一边长为xcm,则另一边长为
∴矩形的面积为y=x(10-x)
∴当x=5时,y取得最大值25.
所以,把铁丝折成边长为5cm的正方形时,此时的面积最大。
2.用一段长为30m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18m.当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菜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答
设矩形的宽为xm,面积为S ,根据题意得:
S=x(30-2x)=-2 +30x=,
设底面的长与宽分别为acm,bcm.
a>0,b>0,因为体积等于32m,高2m,
所以底面积为16 ,即ab=16.
所以用纸面积是S=20b+2bc+2ac
=32+4(a+b)
=32+32=64.
当且仅当a=b=4时取等号.
答:当底面的长与宽均为4米时,用纸最少.
4.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为36cm,矩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形成一个圆柱.当矩形的边长为多少时,旋转形成的圆柱的侧面积最大?
解答
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和y,圆柱的侧面积为z,
依题意,得2x+2y=36,z=2πxy
即x+y=18,
可得
当x=y,即长和宽均为9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最大侧面积为162元.
【精彩点拨】变形所求代数式的结构形式,使用符合基本不等式的结构特征。
【解】
【解】
【解】
总结
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按照“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进行,若具备这些条件,可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则应进行适当的变形.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是获得定值条件,解题时应对照已知和欲求的式子运用适当的“拆项、添项、配凑、变形”等方法创设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具体可归纳为三句话:一不正,用其相反数,改变不等号方向;二不定,应凑出定和或定积;三不等,一般用单调性.
凑项利用均值求最值
2.(1)把36写成两个正数的积,当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和最小?
(2)把18写成两个正数的和,这两个正数取什么值时,它们的积最大?
3.某公司建造一间背面靠墙的房屋,地面面积为48 ,房屋正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1200元,房屋侧面每平方米的造价为800元,屋顶的造价为5800元.如果墙高为3m,且不计房屋背面和地面的费用,那么怎样设计房屋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
解答
证明:因为x>0,所以2-3a-4=2-(3x+4)<2,xx
-2/3a.4=2-4/3
x时取等号,此时
x取得最大值2-4v3.
7.一家商店使用一架两臂不等长的天平称黄金.一位顾客到店里购买10g黄金,售货员先将5g的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中,取出一些黄金放在天平右中使天平平衡;再将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再取出一些黄金放在天平左盘中使天平平衡;最后将两次称得的黄金交给顾客:你认为顾客购得的黄金是小于10g,等于10g,还是大于10g?为什么?
在理解基本不等式时,要从形式和内含两方面去理解,特别要关注条件是否满足.
运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时应注意成立的条件,即a+b≥2 成立的条件是a-0,b>0,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 ≥2ab成立的条件是a,b R,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b.
总结
所证不等式一端出现“和式”,而另一端出现“积式”,这便是应用基本不等式的“题眼”,可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证明.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注意点
(1)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等号能否成立;
(2)累加法是不等式证明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证明不等式时注意使用;
(3)对不能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可重新组合,形成基本不等式模型,再使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