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活动组合》(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韵律活动组合》(教案)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1-04 16:0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韵律活动组合》教学设计
一、本课教材:
主教材为韵律活动,辅助教材为游戏“动物大联欢”。
本课教材选自九年义务教育2011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四年级教材。三年级韵律活动和舞蹈共5课时,本课为韵律活动组合的第2课时。
二、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秉承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据,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微课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自主学练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培养良好主动的学习习惯。结合游戏,解放天性,快乐学习,建立自信,并增加课堂密度。创设“森林舞会”的课堂情景,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教育学生们亲近自然。
三、教材分析:
三、四年级的韵律活动教材以韵律活动组合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正确的身体姿势以及动作的协调性。通过韵律活动组合学习,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术动作,了解构成成套动作的基本元素,在集体配合中实现互动交流、协同动作,体验音乐的节律,激发运动动机。培养小学生机智、果敢等心理品质及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提高抵抗挫折和情绪调节能力。
四、学情分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针对水平二学生好奇心、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以微课和数字化信息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完成挑战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受。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组合二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使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全部学生完成组合(一)的复习。
2、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全体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组合(二)的动作及要领,90%的学生能熟练完成组合(二)的动作。
3、通过自主练习,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在实践中初步发展创编能力。
4、养成具有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关心同伴、团结协作、大胆创新的意识。
六、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动作、走位准确
本课难点:动作同步,配合默契。
七、教学方法与学法:
本课以微课形式的先学后教模式代替传统教学模式,配合使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互助学习小组,把自主的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游戏情景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法下掌握正确组合二技术动作。
1.教法:数字化信息运用法、游戏法、讲解法、示范法、纠正指导法,情景学习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比赛法、练习法,评价法,展示法。
八、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检查鞋服,核对人数,安排见习生;宣布本节课任务。
2.准备活动:
动物大联欢(一)——创设森林舞会的情景,引导学生“越过小河”来到舞会现场。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小动物运动。
设计意图:游戏热身活动增加课堂的练习密度和强度,同时调动课堂气氛,提升模仿意识,辅助主教材学习。
(二)基本部分
1.学生自主复习组合(一)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回忆上节课任务。
2.展示复习结果。
3.浏览微课(下),学生自主学练组合(二)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展示,学生对本节课任务有了初步的认识,鼓励性的结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生自主学练。
(2)教师示范正确技术动作,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3)小组展示,引导学生互评,教师做总结性短评。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4)小组自主学练,教师进行纠正指导。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学习惯,收获成功体验。
(5)小组展示小组展示,引导学生互评,教师做总结性短评。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动作。
(6)再次组织学练,针对易犯问题进行纠正。
组织小组展示,老师进行点评纠正。
再次组织学生小组练习,各小组分层练习,并对个别动作进行纠正指导,教师逐组进行录播。
设计意图:使用移动设备,使学生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和点评。分层教学,为不同掌握水平的学生设置与其能力相称的任务。
鼓励各小组展示练习情况,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做总结性短评和纠正。
教师下达提高性任务,组织提高练习。
小组进行展示。
小结。
教师下达提高性任务—组内利用道具或重新编排图形走位,开展提高练习。
小组音伴展示,开始舞会。
自评,互评,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4.游戏:惟妙惟肖(二)
(1)游戏方法:原路返回学校,通过在图片展示下完成各种小动物行动的接力跑,取得第一名的小组获胜,并给自己掌声鼓励。
设计意图: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快速跑和反应时的能力,增加课堂密度和强度。
(三)结束部分
1、音伴放松活动
2、鼓励性评价、总结
3.组织归还器材,宣布下课。
《韵律活动组合二》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反思
1.自主复习素材设计不足。
2.新授阶段,微课设计采用图片和录屏,多媒体应用不够丰富。
3.自主学练之后,没有设置自学展示。
教学过程反思
1.热身阶段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足。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呼啦圈的应用时间较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改进措施
素材准备
(1)复习素材准备课堂实录,让学生在自查中达到复习效果。
(2)新授阶段准备微课,采用视频教学,利用更具象化的多媒体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1)自主学练后,设置展示时间。
(2)教师亲生参与热身活动,调动积极性。
(3)增加练习时间,重复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