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平阳三中 林秀琴
茶山杨梅盛产于温州市瓯海区茶山,已经有几百年种植历史。
茶山杨梅,甜酸可口,为浙江名优水果。茶山杨梅除鲜食外,
还可加工为罐头、酒、饮料等系列产品。如今杨梅还被酒店的
大厨用于一场别开生面的杨梅宴,用茶山杨梅做一桌佳肴。
杨梅汁鳕鱼
避风塘杨梅
沙拉酿杨梅
杨梅要上市了。。。
今年温州茶山杨梅坐果量
翻番产量喜人……
农业区位因素
考试内容 考试
要求
农业区位因素 ▲3.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影响(2010、2011年)
b
a识记
b理解
c应用
劳动力
技术装备
生产技术
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气候(光照、热量、降水)
地形
土壤
水源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农业技术
社会经济
(1)结合材料,分析温州茶山杨梅种植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通过改变哪些因素促进了杨梅种植的发展?
(2)茶山杨梅种植业按投入状况分属于 农业:
按产品用途 分属于 农业。
27.9°N
1、阅读导学案有关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集 约型
商品化
全面分析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的方法
主导因素
影响最大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重要的因素
某农业
缺乏的条件
(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
限制性因素
(若得到满足)
下例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进行搭配:
①南方种植甘蔗
北方种植甜菜
②江南丘陵的茶树
③河西走廊的粮棉
④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灌溉水源
气候
地形
土壤
温州某城镇周围要发展水稻、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 为什么
虚拟布局:
水稻
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
乳牛
因鲜牛奶易变质,应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花卉
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 地方合理
养鱼
有水库
果园
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又可防止水土流失
学法指导:
①地价的高低(生产成本)
②单位面积产值大小
③需水量多少
④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
农业区位分析的思路:
明确区位分析的对象
是某个区域的区位?
还是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掌握区位分析的因素
搞清区位分析的要求
是全面分析?
还是只分析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
是比较分析还是主导因素分析?
(2)太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
是 。该地种植此作物的自然区位
优势有: ; 。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37.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
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好);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河网稠 密)
水稻
36、图13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⑶ 荷兰是“鲜花王国”。鲜花种植业按投入状况分属于 农业;
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酒店,主要得益于 条件的改善。
(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密集
交通
会考真题演练:
(4)图中平原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目前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 种植历史悠久
水稻种植业
37、图l4为我国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O10年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
会考真题演练: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
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
某一市场销售,且低价相同,回答1-2题。
作物
项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 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1、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2、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
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的两种是( )
A. 水稻、甘蔗B.花卉、蔬菜C.花卉、甘蔗D. 蔬菜、甘蔗
D
B
巩固练习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
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
生产,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等全天候,反季节
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3、按农业的分类, “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
A.种植园农业 B.粗放农业
C.劳动密集农业 D.资金技术密集农业
4、农业生产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体现了( )
A.科学投入的投入增加 B.劳动力的投入增加
C.农业政策影响的加强 D.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5、发展 “工厂化农业的意义是( )
A.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B.改变农业地域类型
C.丰富城乡居民副食品供应 D.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
D
A
C
6、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①A处宜发展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耕地面积 。
②B处宜发展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的需求,应根据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_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农业区位因素
自 然 条 件
社会经济条件
板书呈现
科学技术
布局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对土地
的合理
利用
下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
回答问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
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
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运输的便捷
D 城市居民收入增加
c
c
下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
回答问题:
(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
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
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