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你有我有他也有,
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
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让我们先来朗读一首儿歌吧!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竹 影
丰子恺
学习目标:
1、体会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学习文章充满童趣的生动描写。
3、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散文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 学史上有较大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 真集》等。
让我们来欣赏丰子恺的漫画,感受童年的趣味吧!
丰子恺(1895—1975)
瞻瞻的脚踏车
这是丰子恺最广为流传的一张画,主人公是他的长子丰华瞻。幼年的瞻瞻就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无怪长大成为著名的教授。当成名后的丰华瞻到外国的大学演讲时,礼堂上就悬挂着这张画片。
要!
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天上的月亮,"要"字后面还要跟上一个坚定的惊叹号。那样明亮有趣的月亮,没有理由不拿在手中把玩把玩,至于上天捉月是坐火箭还是架梯子,这却不在他们思考的范围里。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惬意 朱砂 蘸
撇竹叶 水门汀
口头禅 徘徊
参差不齐 轴
(qiè)
(shā)
(zhàn)
(piě)
(chán)
(cēn)(cī)
(tīng)
(Pái huái)
(zhóu)
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课文题为“竹影”,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活动,请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示例:我们在月光下看竹影、画竹影,听爸爸给我们讲解中国画的知识,得到了一次艺术体验。
(画竹影→
谈画)
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 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温馨提示:可以从修辞、情感、词语的运用等角度赏析语言。)
探究小结——
观察细致入微,
抓住事物特征,
巧妙运用修辞,
恰当使用词语。
聊一聊: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捏泥人、堆雪人、用花和柳条编花环等等,留心想想,你在游戏中有美的发现吗?
(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推荐同学在班上交流。)
愿大家童心永存,
快乐充实每一天!
观察图片,联系课文,说说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探究体验:
人物
中国画
—符号
西洋画
—照相
议一议: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引用文中的话说说西洋画和中国画的不同。
照相是对事物真实的反映,符号是抽象地指称事物。
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像照相)
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不注重“像不像”)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
拓展积累——
有“影”的诗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花开溪鱼生,鱼戏花影乱。”
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教师寄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丽无处不在。让我们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我们的双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用童心发现世界,
用童趣点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