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20)必修1 1.1 我们身边的数据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20)必修1 1.1 我们身边的数据 课件(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1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必修1 数据与计算
第1单元 初识数据与计算
1.1 我们身边的数据
教科版(2019) 科目(高中信息技术)
1.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3.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4.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学习目标
什么是数据、信息和知识呢?
26
978-988-18455-2-8
3702
通过这些数据,你能看出些什么?
一、数据
数据是原材料,它只是描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不提供判断或解释,数据不能表达具体的含义。
85
3.1415926
一、 数据
身边存在各种各样的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数字、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
一、数据
固定不变
不断变化
随机出现
一、数据
结论:数据是描述事物状态的原始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工具识别、存储和加工的对象。
判断题
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都是数据( )
课堂达标
正确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与物质、能量一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世界构成的三大因素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什么是信息
信息通过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信息传递的方式
二、信息
共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举例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如:交通信息既可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表现形式
3)载体形式多样: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
特点
4) 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特征一:载体依附性
02
03
特征二:价值性
在2017年,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破译未释读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80%
我昨天买了一张今天早上10点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火车票,但是我今天早上11点才去,请问我能赶上火车吗?为什么?
这个资料说明了信息的效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变化,一旦超过其“生命周期”,信息就会失去效用,成为历史记录。这就是信息第三个特征的体现。如:天气预报;股票等;
特征三:时效性
思想
快乐
相互
萧伯纳有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这句名言,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共享性
特征四:共享性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文学欣赏中,有不同生活经历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的人物有不同的评价。
电信诈骗
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进行诈骗。
兵不厌诈
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空城计
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
其他特征:真伪性
分析鉴别
避免道听途说
误会他人
谨防上当
信息在表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对同一信息,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认知伪信息”;或者由于传递过程中的失误,产生“传递伪信息”;
也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采用窜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制造“人为伪信息”。
真伪性
“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不完全性
传递性
信源
编码
信道
解码
信宿
可处理性
对信息进行的分类、归并、存储、检索以及其他相关的操作,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处理。
信息发出方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信息接收方
接收效果及作用
(信源)
(信息传递)
(信宿)
课堂达标
1. 利簋(guǐ),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土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器内底铸铭文4行,共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信息记载于簋上体现的信息基本特征是( ) 。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A
课堂达标
2.一个公司得到了一个发明的专利使用权以后,使自己的公司年盈利上涨了百分之二十,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
A.价值性 B.载体依附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A
课堂达标
3、今天是9月1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8月30日的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1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并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这个故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特性。
A.时效性 B.共享性 C.载体依附性 D.价值性
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 B.电视中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A
C
1.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文字、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2.信息是数据的内涵,信息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对数据作具有含义的解释。
3.数据和信息是不可分离的,信息依赖数据来表达,数据则生动具体表达出信息。
4.数据是符号,是物理性的,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并对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是逻辑性和观念性的
5.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有意义的表示
6.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7.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知识: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的产物。它表述的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规律。可以说,它是一类高级的、抽象的,而且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信息。
三、知识
三、知识
知识的认识:
1)知识是人类求知活动的结晶
2)知识是认识世界和结果,同时也是改选世界的依据。
课堂达标
知识是( )的产物。
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三者可以看作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
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
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它符号性的产物。
课堂达标
1. 有“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正常温度是36.3--37.2℃” “38”和“叶达的口腔温度是38℃”三种描述,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 )( )(写数据、信息或知识)
知识
数据
信息
数据来源:(所得到数据的来源)
直接数据:
也称为一手数据,由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得到
间接数据:
也称为二手数据,由查阅资料或他人对原始数据进行过处理的数据
数据的收集方法:
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利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收集月球表面成分的第一手资料
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如查阅文献资料、关注媒体资源、浏览权威网站利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中进行检索、从相关数据公司购买。
在收集这类数据时要综合考虑数据的时效性、可信度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课堂达标
2.某同学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得到了大量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属于以下哪种数据?( )
A.直接数据 B.间接数据
C.一手数据 D.以上均是
B
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Excel作为常用的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基本的分析工作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有极广泛的应用范围。典型的数据分析可能包含以下三个步:
1、探索性数据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计算某些特征量等手段探索规律性的可能形式,即往什么方向和用何种方式去寻找和揭示隐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性。
2、模型选定分析:在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类或几类可能的模型,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从中挑选一定的模型。
3、推断分析:通常使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定模型或估计的可靠程度和精确程度作
数据分析过程的主要活动:
由识别信息需求、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并改进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组成。
数据分析方法
1、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
2、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课堂总结
数据
信息
知识
我们身边的数据
信息和知识围绕数据展开
课堂达标
1.数据是( )的表示。即 ( )的表示。
2.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的定义是( )的通称。在计算机系统中, 数据以( )的形式表示
对象
事实、概念或指令按照适合于通信、解释或处理(借助人或自 动装置)的方式所形成
指所有能输入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介质的总称,
是用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一定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和模拟量等
二进制信息单元0,1
课堂达标
3.信息是( )的方式。
4.信息的特征:( )( )( )( )
5.( )是( )的( )表示;( )是( )的( ),是对( )的( )解释。
6.数据、信息和知识可以看作人类对客观事物感知的三个不同阶段。
数据是( ),信息是( ),知识是( )。
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
载体依附性
价值性
时效性
共享性
数据
信息
符号
信息
数据
内涵
数据
语义
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
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
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课堂达标
7.国外某商场的收款系统显示,感恩节前后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要比平日多。经分析,原来是好多家庭主妇在这几天出去逛街,留下男人在家里看孩子。男人一边照看孩子,一边又要喝啤酒看球赛,致使啤酒与尿布的需求量大增。于是这家商场干脆把啤酒与尿布摆到一起,让顾客顺手就能拿到,大大促进了销售。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 )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B
课堂达标
8.这张图片体现价值的什么特征?( )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C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