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滚动训练
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单选题
1. 下列对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的情景相符的是
A.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是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其原理是与蝙蝠在夜间飞行时的原理相同
D.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2. “B超”可以了解物体的内部结构,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那么,“B超”仪是利用( )制成的。
A.超声波的高频率
B.超声波的高能量
C.超声波能穿透物体
D.超声波可以穿透物体,在碰到障碍时产生回声,然后通过仪器将这种回声收集并显示在屏幕上
3. 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2004年12月26日由强烈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造成了数十万人员伤亡,被称为“世纪之灾”.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海啸”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详解,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动物反映灵敏 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
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 D.动物能观察到地震
4. 物理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音叉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B.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学生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音叉持续振动导致乒乓球持续振动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
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
6. 声音传递的能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选一间无风的房子,在一个铁丝圈中嵌上一层肥皂膜,用一个音量较大的喇叭正对着肥皂膜,开启喇叭后,不断改变喇叭到肥皂膜的距离。小明发现,当距离较远时,肥皂膜没有任何变化;随着距离的移近,肥皂膜颤抖越来越强烈;当喇叭移到离肥皂膜较近的一个位置时,肥皂膜破裂。这个实验说明( )
A.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响度大小有关
B.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距离声源远近有关
C.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肥皂膜厚度有关
D.声音所传递能量的大小可能与音调高低有关
7. 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8. 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9.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测海洋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台风
10.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11.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相当于______km。
12.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04月11日04时03分在云南玉溪市元江县(北纬23.73度,东经101.93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3.图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
(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_____产生的。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3)将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对着点燃的蜡烛,拨动钢尺发现烛焰熄灭,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
14.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 Hz到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________.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
15.如下图:在线的中间拴上一面小镜子,线的一端拴在椅子靠背上(或另一同学拉着),在线的另一端穿着一个较大的纸盒子,将线绷紧,镜子稳定下来后,镜子反射的光斑就不再晃动了.对纸盒喊一声,观
察墙上的光斑,你将发现__, 该实验证明________。
16.下列现象中:(1)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2)超声波碎石;(3)B超探病;(4)超声洗牙;(5)预警自然灾害;(6)声呐捕鱼;(7)清洗精细的机械。其中属于声波传递信息的是_____,属于声波传递能量的是____。
17.如图所示捉迷藏的游戏,蒙住双眼的小梅能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辨别是哪位同学;超声波导盲仪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帮助盲人出行。
1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若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________分钟.
19.在海难打捞中,沉船定位和测量海深都要用到超声定位仪(又叫声呐),它的探测系统将所得的数据送到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并显示最终结果。图是测量船利用超声定位仪测定海深的示意图,测量中,探测系统必须探测的物理量是 ________ 和知道 ________ ,而中央处理器只须运用 ________ 这一简单公式进行运算就能显示出海深。
20.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孕妇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的成长记录。B超是利用_______波进行工作的,这种波能进行人体碎石,说明它可以传递_______。
三、实验题
21.为了研究管乐器的发声原理,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到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____[填:“高”或“低”]。“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也能反映出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_。把饮料瓶底去掉并蒙上橡皮膜,扎紧,让瓶口正对烛焰,轻敲橡皮膜,会看到火焰摇动,这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__。老牛和蚊子的叫声相比,音调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22.回顾声现象的实验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把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相同的力拨动格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既能听到格尺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______________;改变格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做几次实验,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的过程中,现象是_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空气越稀薄,传播声音的效果越差,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在观察“会跳舞的烛焰”实验中,如图丙所示,打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音响前,会发现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且音量越大,烛焰跳得越欢。此现象说明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章 第3节 声的利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D B C D选D. D C
二、填空题
11.反射 2250 2.25
12.次声波
13.物体振动 响度 音调 能量
14.高于20 000 Hz 能量 真空不能传声
;
第三空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和月球表面没有传声介质的事实来填写.
解:
(1)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2)根据原文内容: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申的污垢剥落.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1)高于20000Hz;(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信息给予题要仔细阅读短文,注意从短文中寻找问题答案的线索,很多问题都是在短文中有正确的答案的.
15.光斑晃动 固体(细绳)可以传声
16.(1)(3)(5)(6)(2)(4)(7)
17.音色 信息
18.1500 1.5
19.时间() 速度()
20.超声波 能量
三、实验题
21.高 音色 信息 能量 蚊子
22.格尺在振动 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弱)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具有能量 响度越大,具有(传递)的能量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