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轻飏 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眄 流憩 出岫 景翳翳 盘桓
乐琴书 西畴 棹孤舟 窈窕
曷不 耘耔 东皋 乘化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仔细体会第二段共出现了
几幅典型画面?
归途之乐
天伦之乐
闲居之乐
思考:闲居之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试从后文中找出与此相似的描写。
热爱田园生活,醉心于天然之美,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隐士情怀和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作者档案
姓名:
自称五柳先生
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陶潜(或陶渊明)
字号:
生卒年月:
365—427
朝代:
家庭出身:
职业:
个人爱好:
东晋
农民
没落官僚地主
喝酒 读书 写作 耕田
田园诗人
籍贯: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
陶渊明在当那个只能挣五斗米的彭泽令时,没有带家人一起上任。在他任职期间,有一天,他送了一个仆人给儿子,并附上一封信,信里说:“我把这个人送给你,帮你做些粗活,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一定要善待他……” “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一定要善待他。”整个一部《南史》,后来在我眼里就只剩下这一句了。 不要忘记,他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兵荒马乱、战争频仍的年代;也不要忘了,在他所处的南北朝时期,高高在上的士族完全决定了庶族的生死存亡,更何况只是一个下贱的仆人。读《南史》时,看过了太多士族的恶心行为:有将痰吐在随从嘴里因而领导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时尚的;有欺男霸女而自命为风流潇洒的;还有让侍女给客人敬酒,因客人不喝而连杀数名侍女的…… 对生命的漠视到底是由于道德的沦丧还是由于灵魂的麻木,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从那天看到这一段文字起,我所认识的陶渊明就不再是一个厌恶官场的愤世嫉俗者,而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爱人的仁者。
有一次,江州刺史檀道济登门拜访。陶渊明已几天揭不开锅,饿得起床也很困难。檀道济劝他再入仕途,陶渊明仍婉言辞谢,并对檀道济派人送来的米和肉,谢绝接受。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现在像诗人一样闭上眼睛,让美好的文字牵引我们的心情吧
延伸作业:
尝试写一首古诗,律诗绝句均可,最好与原文情绪一致,可写出田园风物之盛,亦可写人格人性之美。
山莺知倦啼又止,掩翅斜飞入古诗。
平生只羡归林日,却无闲田似旧时。
经宵无睡天愈爽,雨后和风倍添凉。
何不释卷拾春色,宁可抛书嗅草香
晚香正放萤正飞,漏滴欲尽天欲黑。
乱云瞠目无心睡,孤峰斜指小翠微。
深巷无人闻犬吠,推门唤子子不回。
始信乡中无日月,乐得垂首浣茶炊。
体裁特征:
楚辞:内容:楚地社会生活,山川风物
形式: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
两句一组,四句一节
常用“兮”字作为语气词
辞 赋
辞:诗歌:重在抒情
赋:散文:咏物说理,讲究铺排
抒情
自责自悔
自安自乐
乐天安命
叙事
辞官
归途
抵家
室内生活
涉园
外出
纵情山水
如何度过余生
课文线索
携幼入室
眄庭柯以怡颜
园日涉以成趣
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善万物之得时
形作名,幼儿,儿童
使动,使……愉快
名作状,每日
名作动,拄着
名作状,有时
意动,以……为愉快
意动,以……为乐
名作动,弹琴,读书
名作动,划船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重 点 句 式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既自以心为形役
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
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复驾言兮焉求(什么)
曷不委心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哪里)
文言虚词:以、而、之、兮、来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而
觉今是而昨非
门虽设而常关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
表转折
表修饰
表并列
表承接
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
舟遥遥以轻飏
农人告余以春及
引壶觞以自酌
聊乘化以归尽
园日涉以成趣
木欣欣以向荣
问征夫以前路
乐琴书以消忧
介词,使,让
介词,把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结果
连词,表承接
萧统:渊明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才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敦能如此乎?(《陶渊明集序》)
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然吾之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mǐn(此字打不出,单人旁加“黾”字)俯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其病而不早自知,半世出仕,以犯大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晚节范其万一也。(《东坡诗话录》)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 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白石道人诗说》)
刘熙载:陶渊明大要出于《论语》……谢才颜学,谢奇颜法,陶则兼而有之,大而化之,故其品为尤上。(《艺概》) 梁启超:檀道济说他(陶渊明)“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饮冰室合集·陶渊明》)
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清代沈德潜则谓:“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维)有其清腴,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储太祝(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