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气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气温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气温
一、单选题
1.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
A. 青蛙冬眠 B. 候鸟迁徙 C. 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2.读浙江省某地某日“气温日变化图”,该地该日的最低气温大约是( )
A. 23.1 ℃ B. 24.1 ℃ C. 25.1 ℃ D. 26.1 ℃
3.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图为某城市夏日午后热岛效应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降低气温
B. 大片农田等地的气温较市中心低
C. 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
D. 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降低
4.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 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 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5.不用百叶箱,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下列哪个地方测出来最接近真实值( )
A. 学校室内篮球场 B. 教学楼楼顶上 C. 操场边树荫下 D. 学校阅览室室内
6.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日平均气温是11.5℃ B. 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
C.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 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
7.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 28 ℃ B. 11 ℃ C. 8 ℃ D. 16 ℃
8.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 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 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 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 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
9.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
A. 青蛙冬眠 B. 小狗呼吸加快 C. 兔子换毛 D. 小鸟觅食
10.某同学要测量学校所在地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于实际气温,则温度计最好放在( )
A. 楼顶 B. 篮球场 C. 树荫下 D. 教室内
11.根据某地的气温资料,
时间/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5.3 25.2 24.8 22.0 19.4 16 13.2 15.0 18.1 19.8 23.4 25.4
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12.2 ℃ B. 26.4 ℃ C. 25 ℃ D. 13 ℃
12.某气象站在一天的2 时、8 时、14 时、20 时,测得的气温依次是18℃、24℃、35℃、27℃,该地当日平均气温是(  )
A. 24℃ B. 25℃ C. 26℃ D. 27℃
二、填空题
13.气象观测中,一般要使用 温度计、 温度计、 温度计3种温度计测量气温,主要是由于 。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 里。
14.一气象观测站在B地一天中测得以下几个时间段的气温,请回答问题:
时间 0时 2时 4时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20时 22时
温度/℃ 12.2 10.4 9.4 11.1 12.0 17.6 18.5 21.4 20.5 18.1 14.4 13.9
(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则可预测A地最低气温为________。
(2)C地和D 地相比,________地降水更多,原因是其处在________,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三、解答题
15.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________.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关知识。
【解答】A、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冬季温度很低,为了避免体温温度过低冻伤甚至冻死,青蛙需要冬眠,A不符合题意;
B、候鸟不能生活在寒冷的冬季,因此需要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B不符合题意;
C、兔子的毛气温低时具有保温的作用,而气温高时厚重的兔毛不利于散热,因此兔子换毛与气温有关,C不符合题意;
D、小鸟觅食是补充营养物质,与气温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 B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气温日变化图找出该日最低气温即可。
【解答】由气温日变化图可知该地该日的最低气温大约是24.1℃,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 D
【解析】【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解答】绿地所含的水分比较多,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气温,绿色植物能促进蒸腾作用,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增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 D
【解析】【分析】(1)适宜的气温使人和动物感到舒适,气温的高低同时影响周围动物的行为。
(2)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动物行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温,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 C
【解析】【分析】哪个选项中的地方最接近自然状态,那么它的温度就最接近大气的温度。
【解答】学校室内篮球场 、学校阅览室室内,都处在室内,由于房屋的保温作用,那么室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会有差异,故A、D不合题意;
教学楼楼顶上 ,由于空气流动大,且阳光直射,所以温度也不太准确,故B不合题意;
操场边树荫下,最接近自然状态,此地的气温最接近真实值,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 C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指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之比,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雨量筒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解答】A、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因此当日平均气温并不是11.5℃,A不符合题意。
B、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南方向,B不符合题意。
C、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C符合题意。
D、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 B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随高度的改变问题,在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解答】由图可知,峨眉山的高度约为3000米,重庆约为260米,则高度差为:2740米;气温降低:(2740÷100)×0.6℃=16.44℃;所以峨眉山的温度为:28℃-16.44℃=11.56℃;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8.【答案】 C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气温分为3个层次,1是低于生物可接受温度,2是生物可接受温度,3是高于生物可接受温度。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动物的活动要受到气温的影响。哺乳动物,气温变低,为了维持生物自身原有温度,一样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等。一些动物冬眠也是为了适应气温,减少能源消耗,维持生命。
【解答】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跟温度无关,跟环境心情,个人爱好等有关。这个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9.【答案】 D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A、青蛙冬眠是因为气温过低导致,与气温有关;故A错误;
B、小狗呼吸加快,是因为外界气温升高导致,与气温有关;故B错误;
C、兔子换毛是因为温度升高及温度降低导致的,与气温有关;故C错误;
D、小鸟觅食是新陈代谢的需要,与气温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 C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A B、测量气温时,要避免太阳直射;故A B错误;
C、树荫下既避免太阳直射,又足够通风;故C正确;
D、教室内避免了太阳直射,但是不够通风;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 A
【解析】【分析】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某地气温资料可以得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可以算出气温年较差。
【解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最高气温是25.4℃,最低气温是13.2℃,该地气温年较差=25.4℃-13.2℃=12.2℃所以A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2.【答案】 C
【解析】【分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测量气温的仪器为温度计,对气温的观测一天要进行3~4次,计算日平均气温是用所测的气温总和除以次数的值.本题主要考查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解答】解:日平均气温等于一天中所测气温的和除以所测次数,所以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18+24+35+27)÷4=26℃.结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 普通;最高;最低;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百叶箱
【解析】【分析】气象站的百叶箱中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解答】气象观测中,一般要使用普通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种温度计测量气温,主要是由于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温度计通常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故答案为:普通;最高;最低;一天中的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百叶箱
14.【答案】 (1)-14.6℃
(2)C;迎风坡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

【解答】(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由于B地与A地相差4000米,所以气温相差24℃,从表中可知,B地最低气温为9.4℃,据此可计算出A地最低气温为 -14.6℃ 。
(2)读图可知,C地处于风向的迎风坡,遇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因此C地降水比D地多。
故答案为:(1) -14.6℃ (2)C;迎风坡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