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气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气层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5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气层
一、单选题
1.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A. 大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B.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C. 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D. 以上都是
2.某航班飞机飞行时,飞行员向塔台请求向左偏航以躲避积雨云,从而避免暴雨的影响,说明当时飞机很可能飞行在大气层的(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3.下列符合对流层大气特点的是( )
A. 空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B. 不同纬度其高度都是一样的
C. 云雨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D. 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4.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 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
5.地球充满生命活力离不开那厚厚的大气层,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
A. 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 B. 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 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6.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规划在 2020 年前建成。从丽水飞往北京的客机, 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 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 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 对流层→外层→对流层 D.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7.下列关于大气对流层特点的描述:①空气对流运动显著;②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③低纬度地区大气厚度与高纬度地区大气厚度相等;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有关大气各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升高 B.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C. 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 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9.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10.关于大气层的气温变化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1.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上午 B. 正午 C. 傍晚 D. 凌晨
12.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仍然能发生的是( )
A. 火山爆发 B. 雷电交加 C. 流星划破夜空 D. 狂风暴雨
二、填空题
13.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 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
14.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的组成等特点,我们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其中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对流层和________;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大气层中的90%的臭氧集中在 ________层。
三、解答题
15.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②为________;③为________。
(2)用图中序号填空: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__,臭氧主要集中在________,空气垂直运动强烈的是③ , 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__。
(3)③层的厚度不均,一般来说,________地区最厚,________地区最薄,其原因是________。
(4)③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填字母)。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大气层的特点。
【解答】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来分层的;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2.【答案】 A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在对流层内,按气流和天气现象分布的特点又可分为下层、中层和上层,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
【解答】因为对流运动显著,而且富含水汽和杂质,所以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如雾、雨、雪等与水的相变有关的都集中在本层。
故答案为:A

3.【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大气对流层特点的理解判断能力。
【解答】A 对流层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这样才能形成对流,错误;
B 低纬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因为对流运动比高纬地区强烈.这也导致了低纬地区对流层的厚度要比高纬地区大,错误;
C 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故云雨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正确;
D 对流层大气由于热量直接来源于地表,故距下垫面越远,气温越低。所以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错误。
故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等,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因此对流层有形成雨、雪、云等天气现象,火山爆发与大气无关。
【解答】 A、大气分层就是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A不符合题意。
B、雷电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因为对流层形成雨、云、雪等重要天气情况,B符合题意。
C、对流层集中了75%大气质量和90%的水汽,因此伴随强烈的对流运动,C不符合题意。
D、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岩浆从火山口喷发,与地球上的大气没有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分析】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解答】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下往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热层,每个层因高度不同,温度也不同,A不符合题意。
B、雷电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B符合题意。
C、对流层暖的地方空气热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缩下降,所以形成强烈的对流运动,C不符合题意。
D、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大气逐渐变得稀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 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大气层的分类依据以及各层的特点。地球大气层从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是对流层。这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如云、雨、雪、雹等,所以不适于飞机飞行。
在对流层的上面,直到大约55千米高的这一层,叫做平流层。平流层里的空气比对流层稀薄得多,水汽和尘埃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很少有天气现象发生,适合飞机飞行,客机主要在这层飞行。
从平流层以上到85千米这一层,称为中间层,这一层内温度随高度而降低,不适合飞机飞行。
在80千米以上到500千米左右这一层的空间,叫做暖层和外层,这层内温度很高,昼夜变化很大,不适合飞机飞行。所以飞机从地面飞行要起飞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落地。
【解答】飞机从地面飞行要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落地,故A正确。
7.【答案】 A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靠近地面的一层。它同时是地球大气层里密度最高的一层,它蕴含了整个大气层约75%的质量。
【解答】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最主要直接热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分析正确;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分析正确;低纬度地区大气厚度大于高纬度地区,天气现象的确复杂多变。
故答案为:A
8.【答案】 B
【解析】【分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温度和大气运动的不同,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三部分。
【解答】A.对流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故不符合题意;
B.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故正确;
C.高层大气的气温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故不符合题意;
D.高层大气的气温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递增,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 B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气象学专业术语,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解答】距离地表10km到50km范围内属于对流层,因此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3.9米纵身跃下的大气层为对流层;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0.【答案】 C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大气各层的温度特点;
【解答】A、对流层内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A正确;
B、平流层内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故B正确;
C、中间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错误;
D、暖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1.【答案】 A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是信息的应用;
【解答】由c图可知,先升高而后降低再升高,说明辐射逆温没有结束,但是地面的温度已经恢复;所以应该是上午;
故答案为:A。
12.【答案】 A
【解析】【分析】大气层具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刮风下雨等天气是在大气层的对流层形成的。能够消耗磨损大多是被地球引力捕获的小行星,避免了大量的陨石撞击。大气的存在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大气圈有避免阳光直射和防止热量直接散失到宇宙中的作用,减小了地球的昼夜温差。
【解答】A、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大气层没有必然关系。
B、雷电交加是大气圈对流层天气变化。
C、流星划破天空,是流星进入大气圈与大气发生摩擦而发光发亮的关系。
D、狂风暴雨是对流层当中有的天气变化。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3.【答案】 平流;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分层依据相关知识。
【解答】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
故答案为:平流;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
14.【答案】 中间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平流
【解析】【分析】(1)大气层中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对流层和中间层;
(2)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内层,大气主要成份为氢和氧,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在离地面10~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大气中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22~25km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称其为臭氧层。
【解答】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的组成等特点,我们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其中温度随着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对流层和中间层;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大气层中的90%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层。
三、解答题
15.【答案】 (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
【解析】【分析】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中间层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暖层和外层随高温增加温度增加。
【解答】(1)根据温度与大气层的分层关系可知:②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为平流层;③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为对流层。(2)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对流层由于下热上冷,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平流层上热下冷,对流不明显,有利于高空飞行。(3)对流运动强弱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对流越显著反之越弱,赤道温度最高所以最厚,两极温度最低所以最薄。(4)③是对流层处于大气层的低部受到的光照最少,所以图中呈现的③的气温变化是由地面向上逐渐降低,所以考虑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反射的太阳光对它进行加热。故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平流层;对流层 (2)③;②;② (3)赤道;两极;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到达的高度就高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