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3现代诗二首
课前预习篇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情有独钟,那么他们笔下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大白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新课导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诗歌的内涵。(重点)
3. 体会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仔细观察的习惯。(难点)
1. 会认“巢、苇、罗”等6个生字,能准确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
目标导学
生平简介: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文学成就: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作被文学史学家认为“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五四’时代思潮”。
主要作品:《旧梦》《卖布谣》等。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徐志摩(1897—1931),浙江省海宁市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文学成就:新月派代表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主要作品:《再别康桥》《志摩的诗》《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等。
作者简介
知识链接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课堂新讲解四年级第一单元
字词识记篇
我会认的字
√
√
√
zhàn(占领)
·
·
·
占
词语天地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方法目标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四年级第一单元
课文讲解篇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cháo)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①回去。( 拟人) 【句解:“驮”突出了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
【画面】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段解】归巢的鸟儿,斜阳的余晖照在鸟儿脊背和翅膀上,带着金色,带着一股眷恋的美。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联想、想象)
【句解:一个“掉”字,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如同顽皮的孩童将一身疲倦洒在路上一样,鸟儿将驮着的夕阳抖落到江里。诗人在此也暗示:他的人生之途也非常疲倦,也想抖落沉重的包袱。】
头白②的芦苇(wěi)③,也妆④成一瞬的红颜了。(拟人)
【句解:诗人将目光转到江边的芦苇。夕阳点染了江面,也渲染了芦苇,芦苇的白穗象征着老人,此刻,晚风中的白色芦苇像一个被装扮的美丽女子,
①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造句: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思考: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赏析“驮”字。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
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写得
富有诗意化, 突出鸟倦的程
度; 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
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②头白: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
③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广布于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等。
造句:一阵风吹来,芦苇荡里发出飒飒的哗响。
④妆:“妆”是化妆的意思,
描写出芦苇在落日余晖的渲染下,变成了瑰丽的红色。
⑤剪秋罗:石竹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明艳动人;在一瞬间,白的芦苇变成了红色,仿佛老人回到了青春岁月。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
【画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
花牛歌
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luó)⑤。(拟人)
【句解:“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表现了花牛的悠闲散漫。】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强。
花牛在草地里眠(mián),白云霸(bà)占(zhàn)了半个天。(拟人)【句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花牛和白云人格化,写出了花牛的悠闲。】
【画面】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和白云融为一体。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思考:“双翅一翻,把斜阳
掉在江上”的写作手法?这样
写有何好处?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 描绘出夕阳沉入江心的美景, 瑰丽奇特。同时也体现了鸟摆脱重负, 追求自由的精神。
思考:“妆”“红颜”是什
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
芦苇人格化, 给诗平添了一
丝情趣和一丝生气。
拓展:夕阳落山,还有哪些
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
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憨厚的大地,
也披上了一身红纱衣。
活泼的溪水,
也羞红了清澈的容颜。
思考:“压扁了剪秋罗”,
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特点?
可以看出花牛的无拘无束。
【句解:“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写出了花牛的调皮,我感受到了花牛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画面】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上。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⑥了西山的青峰。(拟人)【句
解:说做梦,不说睡觉,这里是一种拟人化的
手法,做梦可以梦到很多东西,可以引发我们
更多的想象。】
【画面】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
⑥偷渡:秘密地渡过某一水
域。偷越关隘或国境。本课指
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
过得很快。
造句:为了防止偷渡事件日渐
增加,政府已大力加强查缉工
作。
思考:从“霸占”一词可以
体会到什么?
花牛与自然融合为一体,
无拘无束。
拓展:猜一猜花牛会梦到什
么?
青草真美味啊!明天我要
逮只蛐蛐给我弹琴听。
拓展:花牛还会在草地上做
些什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花牛在草地里叫,夕阳露
出红红的笑脸。
思考: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
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花牛歌》这首诗歌写出
了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淘气
事情,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
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秋晚的
江上
鸟儿、斜阳、江、芦苇 秋江晚景图
恬淡自然
向往自由
花牛、草地、剪秋罗、
白云、太阳、青峰
草地花牛行动图
景物美 画面美 情感美
花牛歌
结构图示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染红妆的画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暮江鸟归的画面,色彩鲜明,画面感非常强。
《花牛歌》这首诗歌描写了一只花牛或坐或走或眠或梦,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移动的太阳、青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表现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主题归纳
感悟心语
本课选取的这两首短诗,共同点都是通过意象营造出恬淡悠闲的意境,将作者的情感融入情境的描写中,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这两首现代诗语言清新隽永又意蕴深厚,多阅读同类诗歌,能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获得美的体验。
写作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其形象人格化,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
仿写思路:《秋晚的江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将秋日夕阳西下的江边美景渲染得美丽无比。夕阳下,归巢的鸟儿,顽皮地驮着它,让平常的景色出现了灵动,充满了情趣,画面动静结合,色彩艳丽,充满遐想。
我的练笔: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画面。
写法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