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莲苏学区中心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章节名称:物态变化复习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能知道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课前预习
一.预习问题
1. 在上图中写出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
2、关于温度计:
(1)请写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为什么南北极地区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温度计?
3、晶体与非晶体有什么区别?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什么?
4、(1)请分别举例说明蒸发的快漫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列举蒸发和沸腾的共同点和区别。
5、各举一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
二、预习自测
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在冰水混合物中冰的温度是_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_℃.
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温度计读数将怎么变化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块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气体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觉到太凉
4、小明在厨房里帮妈妈煮粥.妈妈说:待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就能将粥煮好.小明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
.
课内探究
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二、研题得法,交流提升(学习要求:先独立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一)物态变化的应用:写出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雾淞的形成 ; (2)雪灾时电线上的冰挂 ;
(3)早晨树叶上的露珠 ; (4)雨凇的形成 ;
(5) 冬季窗户玻璃上结有冰花 ; (6)灯泡用久了会变黑 ;
(7)雾的形成 ; (8)冬天的鹅毛大雪 ;
(9)冬天冰冻的衣服晒干 ;(10)夏天洗完的衣服晒干 ;
(11)烧水时壶嘴旁产生的白气 ;(12)雪糕化了 ;
(13)固体空气清新剂 ;(14)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 ;
(15)冰棒纸上结的“霜”(16)冰棒冒“白气”
归类:
吸热的物态变化有
放热的物态变化有
(二)本章实验和图像法回顾
1、实验技巧
(1)熔化实验——用烧杯隔水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目的是什么?
(2)沸腾实验——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2、沸腾实验:小明和小琴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图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此时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前吸热温度_________,沸腾后温度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
3、熔化实验:右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该图像你能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反思整理、归纳梳理(把课堂上、学案上的内容整理回顾)
四、达标检测,反馈提升
1.河南省地处中原,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黄河水上漂浮的冰 B.牡丹叶上晶莹的露珠
C.豫东田野凝重的霜 D.桐柏山上轻柔的雪
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_________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_ 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___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
3.如图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这种晶体的名称是_________ ,其熔点是_________ ,液态名称是_________ ,加热2分钟后物体处于_________ 状态,加热到6分钟时,物体处于_________ 状态,加热到第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_________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_________ 分钟。
课 后 练 习
1、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2.下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
B.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
C.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
D.该图象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①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②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 ③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②、③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备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固体
气体
液体
PAGE
1
爱心 用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