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1.3: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2021-2022学年期末复习试题精编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一、单选题
1.抛物线y=-3(x+2)2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四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三、四象限
【答案】A
2.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最低点是
C.可以由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 D.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D
【分析】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式,根据顶点式反映出的性质,逐一判断.
【详解】解:中,-1<0,
∴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2,0),是最高点,
可以由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说法正确的是D,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从抛物线的表达式可知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最高(最低)点坐标,增减性等.
3.若点三点在抛物线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先求出二次函数抛物线y=a(x+1)2(a>0)的对称轴,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求解.
【详解】解:∵二次函数y=a(x+1)2中a>0,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
∵-3<-2<-1,
∴y1>y2>y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顶点为(-2,0),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的图象相同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的图象相同,即可得到k的值,然后根据顶点坐标,即可得到正确的解析式.
【详解】解:由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的图象相同,
∴,
∵顶点为(-2,0),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故选择: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性质特征.
5.下列二次函数中,对称轴为直线x = 1的是( )
A.y=-x2+1 B.y= (x–1) 2 C.y= (x+1) 2 D.y =-x2-1
【答案】B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各个函数的对称轴,选出正确的选项.
【详解】解:A、y=-x2+1的对称轴为x=0,所以选项A错误;
B、y= (x–1) 2的对称轴为x=1,所以选项B正确;
C、y= (x+1) 2的对称轴为x=﹣1,所以选项C错误;
D、y =-x2-1对称轴为x=0,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形如y=a(x-h)2+k的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x=h;也可以把抛物线解析式化为一般形式,再根据对称轴公式x=﹣求出对称轴.
6.如图,抛物线y=(x﹣h)2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M,且与平行于x轴的直线l交于A、B两点,若AB=3,则点M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顶点坐标M为(h,0),设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为a,则有y=(x﹣h)2=a,求出A、B坐标即可求解.
【详解】解:∵抛物线y=(x﹣h)2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M,
∴函数顶点坐标M为(h,0),
设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为a,
则y=(x﹣h)2=a,解得:x=h,
即A(h﹣,0),B(h+,0),
∵AB=3,∴h+﹣(h﹣)=3,
解得: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
7.抛物线y=-3(x+1)2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二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答案】A
【解析】
抛物线y=-3(x+1)2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1,0),所以不经过第一、二象限.
故选A.
8.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直线 B.直线 C.直线 D.直线
【答案】B
【分析】由抛物线的顶点式可直接看出对称轴是x=h.
【详解】解:∵抛物线的顶点式是
∴对称轴是x=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 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中,对称轴为x=h,定点坐标为.
9.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最高点是(2,0)
C.对称轴是直线x=﹣2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B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解:A、该二次函数开口向下,故本项说法错误;
B、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在处取得最大值,所以本项正确;
C、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故本项说法错误;
D、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熟知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与表达式之间的关系式解题的关键.
10.已知某二次函数,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然后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解:∵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
∴抛物线y=2(x-1)2满足条件.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问题会事半功倍.
11.已知A(,y1),B(1,y2),C(4,y3)三点都在二次函数y=﹣(x﹣2)2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
A.y1<y2<y3 B.y1<y3<y2 C.y3<y1<y2 D.y3<y2<y1
【答案】B
【分析】由二次函数解析式可得函数对称轴和增减性,再根据离对称轴的远近的点的纵坐标的大小比较,即可得出y1、y2、y3的大小关系.
【详解】解:二次函数y=﹣(x﹣2)2的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2,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4,y3)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为(0,y3),
∵﹣<0<1<2,
∴y1<y3<y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比较函数值的大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当二次函数开口向下时,在函数图象上距离对称轴越远的点,函数值越小;当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时,在函数图象上距离对称轴越远的点,函数值越大.
12.关于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x<1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B.当x<1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C.当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D.当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D
【分析】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由图像可得:当x<1时,y值随x值的增大先减少后增大,故A错误;
当x<1时,y值随x值的增大先减少后增大,故B错误;
当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少,故C错误;
当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探究二次函数的图像是解题的关键.
13.关于x的二次函数与的性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口方向相同
B.对称轴相同
C.顶点坐标相同
D.当时,随x的增大而减小;随x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A
【分析】根据的图像与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顶点坐标为,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顶点坐标为,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的图像与性质.
14.在抛物线经过(m,n)和(m+3,n)两点,则n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将点m,n)和(m+3,n)代入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n的值.
【详解】解:将点m,n)和(m+3,n)代入得到:
整理得:
解得:
把点代入可得:
解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点在抛物线上代入求出m的值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5.抛物线的图象相当于把抛物线的图象______(k>0)或______(k<0)平移______个单位.
【答案】向上 向下 |k|
16.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0时,y有最____值为k,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0时,y有最____值为k,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
【答案】向上 y轴 (0,k) 小 减小 增大 向下 y轴 (0,k) 大 增大 减小
17.通过_____法画出和的图象
通过图象可知:
的开口方向_______ ,对称轴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___.
的开口方向________,对称轴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___.
【答案】描点 向下 x=-1 (-1,0) 向上 x=1 (1,0)
18.抛物线与抛物线的关系:
若h>0,抛物线向____平移h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
若h<0,,抛物线向____平移|h|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
【答案】右 左
19.抛物线的图象相当于把抛物线的图象____(h>0)或____(h<0)平移_____个单位.
【答案】向右 向左 |h|
20.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直线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h时,y有最____值为0,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直线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h时,y有最____值为0,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
【答案】向上 x=h (h,0) 小 减小 增大 向下 x=h (h,0) 大 增大 减小
21.抛物线可以看作由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得到.
【答案】左 2
【分析】利用函数平移的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对比两个函数解析式,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为,
所以答案为:左;2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平移,熟练掌握函数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是解题关键.
22.抛物线y=3(x+2)2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 .
【答案】(-2,0)
23.抛物线y=3(x+2)2 当________,y随x增大而增大;当________,y随x增大而减小.
【答案】x>2 x<2
24.老师给出一个二次函数,甲、乙、丙三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
乙: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丙:该函数的开口大小、形状均与函数y=x2的图像相同
已知这三位同学的描述都正确,请你写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_________.
【答案】.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知,此二次函数解析式形为,且a=1,h≥1,据此可得.
【详解】解:根据题意知,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
设函数的解析式为;
该函数的开口大小、形状均与函数y=x2的图像相同
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取
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二次函数可以是:,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及其解析式.
25.已知二次函数y=(x-m)2,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开口方向,再由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可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m≥1.
【详解】解:∵二次函数y=(x﹣m)2,中,a=1>0,
∴此函数开口向上,
∵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x=m≥1.
故答案为:m≥1.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知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已知点A(x1,y1)、B(x2,y2)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则y1_____y2.(填“>”、“<”或“=”)
【答案】
【分析】先通过的取值确定开口方向,再利用对称轴确定其增减性,即可得解.
【详解】解:∵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抛物线开口向上
∵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
∴.
故答案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性质,能利用图象性质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情况、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
27.已知二次函数,如果,那么随的增大而__________.
【答案】增大
【分析】由二次函数解析式可求得其对称轴,结合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可求得答案.
【详解】∵y=2(x+2)2,
∴抛物线开口向上,且对称轴为x=-2,
∴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
28.写出一个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上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
【答案】
【分析】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上的函数是(a>0)的形式,举一例即可.
【详解】解:开口向上,即,
顶点在x轴上时,顶点纵坐标为0,即k=0,
例如.(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顶点式,顶点坐标是(,),此题考查了其中一种函数,要充分理解各函数的关系.
29.已知函数在自变量的范围内,相应的函数最小值为0,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m≤3
【分析】画出函数的图象,根据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得.
【详解】解:画出函数y= 的图象如图:
在自变量x≤m的范围内,相应的函数最小值为0,由图象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1≤m≤3,
故答案为1≤m≤3.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画出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求得m的取值是解题的关键.
30.函数,当y=0时,x=_________;当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填写“增大”或“减小”).
【答案】-1 增大
【分析】把y=0代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计算即可;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详解】解:对函数,当y=0时,,解得:;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且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1,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关键.
31.二次函数y=3x2+1和y=3(x﹣1)2,以下说法:
①它们的图象开口方向、大小相同;
②它们的对称轴都是y轴,顶点坐标都是原点(0,1);
③当x>0时,它们的函数值y都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④它们与坐标轴都有一个交点;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
【答案】①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得出答案
【详解】①因为y=3(x﹣1)2打开括号可知二次项系数为3与y=3x2+1的二次项系数相同,所以开口向上且大小相同①正确.②y=3(x﹣1)2的对称轴是x=1所以错误.③y=3(x﹣1)2的开口向上且对称轴是x=1,所以当0<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错误.④y=3(x﹣1)2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所以错误.
【点评】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是解该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
32.已知二次函数,当时有最大值,且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当为何值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可得h=2,再把点(1,﹣3)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a值,即可求得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的性质直接写出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x的取值范围即可.
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得y=a(x﹣2)2,
把(1,﹣3)代入得a=﹣3,
所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3(x﹣2)2,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抛物线开口向下,
所以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3.如图,抛物线y=2(x-2)2与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A,B,抛物线顶点为C,△ABC为等边三角形,求S△ABC;
【答案】
【分析】过B作BP⊥x轴交于点P,连接AC,BC,由抛物线y=得C(2,0),
于是得到对称轴为直线x=2,设B(m,n),根据△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C=AB=2m-4,∠BCP=∠ABC=60°,求出PB=PC=(m-2),由于PB=n=,于是得到
(m-2)=,解方程得到m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过B作BP⊥x轴交于点P,连接AC,BC,
由抛物线y=得C(2,0),
∴对称轴为直线x=2,
设B(m,n),
∴CP=m-2,
∵AB∥x轴,
∴AB=2m-4,
∵△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B=2m-4,∠BCP=∠ABC=60°,
∴PB=PC=(m-2),
∵PB=n=,
∴(m-2)=,
解得m=,m=2(不合题意,舍去),
∴AB=,BP=,
∴S△ABC=.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
34.对于二次函数.
它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由于二次函数y=-3(x+2)2与y=-3x2的二次项系数相同,所以将y=-3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可以得到y=-3(x+2)2的图象,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它是轴对称图形,二次项系数小于0,开口向下,再根据顶点式的坐标特点,写出顶点坐标及对称轴;
(2)由对称轴及开口方向即可确定抛物线的增减性.
【详解】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的图象,
∵,
∴抛物线开口向下,
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顶点坐标是;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减小.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1.3: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2021-2022学年期末复习试题精编九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一、单选题
1.抛物线y=-3(x+2)2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四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三、四象限
2.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最低点是
C.可以由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 D.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3.若点三点在抛物线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顶点为(-2,0),开口方向、形状与函数的图象相同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5.下列二次函数中,对称轴为直线x = 1的是( )
A.y=-x2+1 B.y= (x–1) 2 C.y= (x+1) 2 D.y =-x2-1
6.如图,抛物线y=(x﹣h)2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M,且与平行于x轴的直线l交于A、B两点,若AB=3,则点M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 B. C. D.
7.抛物线y=-3(x+1)2不经过的象限是( )
A.第一、二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8.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直线 B.直线 C.直线 D.直线
9.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口向上 B.最高点是(2,0)
C.对称轴是直线x=﹣2 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10.已知某二次函数,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
A. B. C. D.
11.已知A(,y1),B(1,y2),C(4,y3)三点都在二次函数y=﹣(x﹣2)2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
A.y1<y2<y3 B.y1<y3<y2 C.y3<y1<y2 D.y3<y2<y1
12.关于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x<1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B.当x<1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C.当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D.当时,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13.关于x的二次函数与的性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口方向相同
B.对称轴相同
C.顶点坐标相同
D.当时,随x的增大而减小;随x的增大而增大
14.在抛物线经过(m,n)和(m+3,n)两点,则n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5.抛物线的图象相当于把抛物线的图象______(k>0)或______(k<0)平移______个单位.
16.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0时,y有最____值为k,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0时,y有最____值为k,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
17.通过_____法画出和的图象
通过图象可知:
的开口方向_______ ,对称轴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___.
的开口方向________,对称轴_______,顶点坐标___________.
18.抛物线与抛物线的关系:
若h>0,抛物线向____平移h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
若h<0,,抛物线向____平移|h|个单位就得到抛物线
19.抛物线的图象相当于把抛物线的图象____(h>0)或____(h<0)平移_____个单位.
20.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直线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h时,y有最____值为0,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
当a<0时,抛物线的开口______,对称轴是直线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当x=h时,y有最____值为0,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当x>h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
21.抛物线可以看作由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得到.
22.抛物线y=3(x+2)2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 .
23.抛物线y=3(x+2)2 当________,y随x增大而增大;当________,y随x增大而减小.
24.老师给出一个二次函数,甲、乙、丙三名同学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
乙: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丙:该函数的开口大小、形状均与函数y=x2的图像相同
已知这三位同学的描述都正确,请你写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_________.
25.已知二次函数y=(x-m)2,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6.已知点A(x1,y1)、B(x2,y2)为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则y1_____y2.(填“>”、“<”或“=”)
27.已知二次函数,如果,那么随的增大而__________.
28.写出一个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上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
29.已知函数在自变量的范围内,相应的函数最小值为0,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30.函数,当y=0时,x=_________;当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填写“增大”或“减小”).
31.二次函数y=3x2+1和y=3(x﹣1)2,以下说法:
①它们的图象开口方向、大小相同;
②它们的对称轴都是y轴,顶点坐标都是原点(0,1);
③当x>0时,它们的函数值y都是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④它们与坐标轴都有一个交点;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
三、解答题
32.已知二次函数,当时有最大值,且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点,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当为何值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33.如图,抛物线y=2(x-2)2与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A,B,抛物线顶点为C,△ABC为等边三角形,求S△ABC;
34.对于二次函数.
它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增大?当取哪些值时,的值随的增大而减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