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9:2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一、通读全文,看看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文中 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劫掠毁 灭圆明园罪行的谴责和对遭受劫难的中国的深切同情。
作者从描摹、赞叹圆明园之美和揭露英法联军强盗行为 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思考探究
二、朗读第3段,根据作者的描述,想象一下圆明园的美。再 想一想: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具有怎样的地位?
示例:
①想象圆明园的美:恍若月宫,用雪松做屋架,屋子上上下 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神殿、后宫、城楼鳞次栉比,里面 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珐琅、黄金,金碧辉煌。 园子里还有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 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令人眼花缭乱。真是一座富丽堂皇 的宫殿、美丽的花园!
②在雨果的心目中,圆明园的地位:圆明园是东方幻想 艺术中的最高成就,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 能产生的一切成就,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它 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三、文章的后半部分围绕着“两个强盗”的比喻展开,这样 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国家、政府的形象是抽象的,用“强盗”来比喻英国政 府和法国政府,使两国政府的形象具体化、贬义化,鲜明地 揭示出英法联军所谓“远征中国”的实质是侵略和掠夺,突 出表明了作者批判英法侵略者罪行的立场。
四、作者善于运用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例如:“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请从文中再 找出几个例子,说说这些反语的含义和作用。
积累拓展
①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 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分析:“更漂亮”原本是赞美的词语,这里运用反语,讽刺、 批判了额尔金等人对巴特农神庙和圆明园的破坏,表达了对英 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讽刺和愤慨。
②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 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分析:按照常理,文明人应该有文明人的样子,但是自称 文明人的英法两国却对中国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动——侵 略,对圆明园这个人类文明的典范进行了最不文明的行 径——劫掠和焚毁,这里作者用讽刺辛辣的语言道出了英 法侵略者野蛮、无耻的实质。
反语也叫反话,指故意说跟自己真实意思相反 的话。
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 力量。
命题点
反 语
(1)概念和作用
①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下列加点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运用反语,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的讽刺。
(2)考查形式
(3)答题技巧
(中考模拟)怎样理解文段中划线的句子?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 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 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 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 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 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藤野先生》节选
真题演练
对日本一些学生的怀疑和歧视,“我”十分不满,运用反 语表达了极为愤慨的感情。
【参考答案】
五、雨果是法国人,但对法国的“胜利”没有喜悦,没有赞美, 而是站在正义和良知的立场上揭露和批判了这次“胜利”。他 这样是不是不够“爱国”?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不是不够“爱国”。所谓爱国,是指爱自己的国家,但 爱国并不是建立在劫掠其他国家、破坏人类文明文化成果的基 础之上的。“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 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所 谓“胜利”是建立在劫掠、破坏人类文明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的, 并不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的。作者作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对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是持否定态度的。
“谈个性感悟”类题的常见题型及答题要领
1.常见题型
谈看法。①基本要求: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语言通顺、流畅、简洁、有条理。②答题时,要有标志词,如“我认
为……”“比如……”。先用“我认为……”亮明观点,再用“例如”“比如”一 类的词,结合选文观点,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谈体会、启示、见解。①基本要求:观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言之有理,结 合典例分析。②答题步骤:首先指出选文的思想意义,写出“我”的收获体会或明
白的道理,二者可合二为一,可用选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作品主题的句子作答; 然后结合选文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加以说明;最后结合自身体会谈该怎么做。
方法拓展
2.答题要领
细读文本,正确领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文章的思想内 涵。
认真审题,紧扣选文,结合选文作答。 (3)要有新意,有独特的感悟。
(4)理由充分,言之成理,分条作答。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 多,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 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 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它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 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 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
……
-----《信仰之光》
真题演练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左传 昭公四年》
——顾炎武
——周恩来
【链接材料】
【参考答案】
从材料和文章中发现,确立起真正的信仰对自己的人 生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确立真正的信 仰,才能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作为新时期的 中学生,我们要拥有健康的心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信 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小练笔
如果让你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巴特勒上尉写一封信, 你会怎么写?请试着表达一下。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