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写作:学习改写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学习改写的要领,注意把握主题,做到详略得当、语言得 体,适当运用修辞。(重点)
学会根据原文主题内容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避免偏离 主题太远。(重点、难点)
通过改写,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培养创新能力。(素养)
学习目标
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
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现代白话文,把书面语改 成口语。
改变叙述角度。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 改为倒叙、插叙。
知识备查
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在此基础上认真 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进行适度的再创作。例如,把古典文 学名著改成通俗的少儿读物,就要选择恰当内容,简化故事情 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
合理想象,适当扩展。补充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
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 据(议论文)等。
知识备查
详略得当,结构完整。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 详略得当。对照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要有所创新。认真构思, 讲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前后的照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扩写和缩写。
知识备查
两个注意:
文章风格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例如,主体部 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 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叙述方式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情节上的混乱。例如, 改写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就不要混入第一人称的叙述;如 果改变了原作的记事顺序,就要精心安排叙事结构,还要有适当 的过渡。
知识备查
文题展示
一、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 300字左右。
要求:
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不要逐字逐句翻译,可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 节。
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合作探究
思路点拨
古代寓 言改写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选一则古代寓 言
改写成小故事
300字左右
寓言故事:揠苗助 长、刻舟求剑、螳 螂捕蝉
精选有意义的 精彩故事情节
寓意即为主题
不改变主要内 容和寓意
适当发挥想象
增添必要细节
合作探究
范文评点
《塞翁失马》改写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 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 翁”。①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 跑到胡人那里去了。邻居们纷纷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 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 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事?”②
①简要介绍主人公 塞翁的住处、为人。
②语言描写。第一次 点明塞翁生性达观,为人 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合作探究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 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 匹胡人骑的骏马。③于是,邻居们又一 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 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 “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 祸呢?”
③前后照应。 坏事变好事,印证 了塞翁的观点。
合作探究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他的儿子喜不自 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 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 了终生残疾。④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 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 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 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 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 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⑤
④想象合理。适当发 挥想象,增添必要细节, 把塞翁儿子得意忘形的神 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⑤结尾段证明了“ 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互相转化,任何事都有 两面性”的道理。
合作探究
名师评点
抓住主要情节,不改变原意。按照原文“失马—得马
—儿子摔伤—保性命”这一系列祸福转换的情节进行改写, 保证了故事主要内容和寓意的一致性。
适当的想像和细节描写。文中对塞翁的神态描写极 为传神,如“不以为意”“释怀地劝慰”“忧心忡忡”等 , 特别是对塞翁儿子得到胡人骏马后因得意忘形而摔断腿的情 节,描写细致,感彩浓厚且富有感染力。
合作探究
二、从学过的小说中选择一篇,改变原来的叙事视角,换成另 一个人物的口吻来讲述这个故事。不少于600字。
要求:
可以改写小说的片段,也可以改写全篇。
叙事要清晰,注意人称和语言风格的统一。
改写后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改写既忠实于原作, 又新颖有趣。
合作探究
小说 改写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改写小说
改变视角
改变口吻
学过的小说
片段或全篇
原文主题不改变
忠实于原创作
叙事要清晰
人称、语言风 格统一
思路点拨
合作探究
范文评点 《智取生辰纲》改写
却说当时,杨志一行已赶至黄泥冈,那十几人果 是累得躺在松林树下睡倒任凭杨志如何斥笞。那老都 管与他争执着,我在松林里影着①,杨志瞥见,闪进 来问: “你等是甚么人? ”我反问道:“你是甚么 人?”又问答几番,杨志方回。我正怀疑他莫不是看 出了什么破绽,却见杨志也坐树下歇。便叫白胜稍候 便行动。
没半盏茶时,白胜扮做的酒贩唱上冈子来,松林 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众军汉见便问:“你这桶 里是甚么东西?” 白胜依计应道:“ 白酒。”②
①人称转换。原 文中的“ 对面松林里 影着” 的一个人换成 “ 我” ,即刘唐,全 文就以刘唐的角度叙 述。
②因为从刘唐的 角度叙述,所以原文 中的“ 那汉子” 均改 为“ 白胜” 。
合作探究
众人又问:“挑往哪里去? ”白胜回答道:“挑去 村里卖。”众人道:“几钱一桶? ” 白胜答道:“五贯 足钱。”众军便凑钱要买酒,杨志那厮见了,调过朴刀作 势要打,向他们骂道:“你们又做甚?” 众军道:“买 碗酒吃。” 又争执了几句,杨志唬他们怕是酒里下了药
,众军忿忿③。白胜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 我不卖与你吃,去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④正在树林 里闹动静,那边我们⑤一伙提朴刀走出问:“你们做甚么 闹? ” 白胜道:“我自挑酒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 问我买些吃,这客官道我这酒里有蒙汗药,你道好笑麽? 这番话说!” 我们道:“呔!我们道有歹人!原是如此
。即这样,我们正想酒来解渴,且卖一桶与我们吃。”
③杨志的精暴、 军威令从军忿然,为生 辰纲的被劫埋下伏笔。
④语言描写。白 胜冷笑斥杨志好不晓 事是激将法,诱导杨 志等人中计,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
⑤本句中的“我 们”指的是晁盖一 行人。
合作探究
白胜道:“不卖,不卖!” 我们道:“你这汉子好不晓事,你左右将去村里卖, 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什么不紧?” 白胜道:“也好,只没瓢吃。”我 们道:“这汉子忒认真!” 便说一声:“我们自有瓢” 。说将便拿那椰瓢来。开 了桶盖,轮换舀那酒吃。又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尽。问价,白胜道:“五贯 足钱一桶,十贯一石。” 我们道:“依你五贯,只饶一瓢吃。” 白胜道:“不得
,坐定了价钱。” 我们中的一人还与他钱,另一人便揭开桶盖,兜一瓢便吃,白 胜去夺时,我们扮的这客人便望松林里走。白胜赶将去,只见这边我们中的另一人 便从松林里走出,手拿一瓢便舀酒。白胜见,赶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倾,将瓢一 丢,斥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 那边众军汉见了心自痒痒,便央老都管与 他们说一声,也买他一桶吃。都管心里也要想吃些,便来对杨志说,既那贩枣子客 人已吃一桶,胡乱也叫他们买吃了避暑气。杨志想那枣儿贩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 当面见也兜了半瓢,想也好的,便应了。众军便即凑了五贯足钱买酒。
合作探究
白胜摆手直嚷不卖,一旁的我们一行依计又言:“你这 汉子!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 事,胡乱卖与他吃些。” 白胜一脸忿忿道: “没事讨人疑 心作甚?” 刘唐上前将白胜推开一边,将酒提于众人吃。众 军汉陪个小心,问刘唐借椰瓢一用。刘唐道:“且送你们枣 子过酒。” 众人推谢,刘唐道:“休要相谢,何争这百十个 枣子? ” 众人先让老都管,杨志各吃一瓢,杨志哪里肯吃
?众军汉一发上,那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无事,又则 天热难耐,便也吃了一半,几个枣子过口。白胜道:“这桶 酒被那客人舀一瓢吃了,少了些酒,就饶你们半贯钱吧。” 众军凑钱还他,白胜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 下冈子去了。⑥
⑥本段中的 人称虽复杂,但 人称和语言风格 统一。叙述生动 形象。
合作探究
我们几人等在一旁,心下暗喜,指那一十 五人说:“倒也,倒也!” 只见那一十五人, 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我们一行人从林中 推出那七辆江州车,将枣子丢在一旁,将十一 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里。道声:“聒噪!” 望那黄泥岗下推去了。杨志心里叫苦,软了身 体,却挣扎不得,说不得,眼睁睁看着他们押 那生辰纲去远了,却不知都是何人。⑦
⑦本段在忠于原 文的基础上,生动且 简要地叙述了杨志及 众军汉被麻倒,“我 们”智取生辰纲,胜 利完成任务的经过。
合作探究
名师评点
从文中人物的角度改写。本文改变了叙述角度,原文是以 叙述人的口吻讲述“智取生辰纲”,本文是选取了黄泥冈上 生辰纲被“智取”的精彩片段,以另一个人物——刘唐的角 度讲述故事。全文人称和语言高度统一。
情节完整。本文在忠于原文情节的基础上适当删减,描述 了智取生辰纲的过程,情节清晰完整。
合作探究
三、本单元的课文,情节富于戏剧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鲜明。 从中选择一篇改写成课本剧。
要求:
与小说相比,剧本中的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应该更加集中, 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呈现方式要适当改变,例如原文的心理描写可改为自白或旁白, 环境描写可改为舞台说明,用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要突出戏刷冲突, 等等。
剧本写好后,在班上交流评比,选出最好的一篇。有条件的可以 组织同学排演。
合作探究
小说改写 课本剧
审题
主题
选材
写法
舞台说明:剧本里 说明性文字,包括 人物表,剧情发生 时间、地点、道具 和人物表情、动作 等。
台词:剧中人 物说的话
课文精彩内容
人物、情节、 场景
环境,人物动作、神态、 心理等写在括号里
不改变小说主要内容
时间、人物、情节、 场景要集中
突出戏剧冲突
旁白:介绍故事 发生背景
思路点拨
合作探究
范文评点
范进中举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和妻子高兴地出来迎接。] 范进:娘,我回来了!
范母、范妻:回来了快休息下,我们这就去做饭。
[范母和范妻去做饭,胡屠夫手提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出现在门口,故意 咳嗽。]
范进:(急忙恭敬地)是岳父大人呀,快请进!不知岳父大人前来,有失远 迎,还望恕罪,还望恕罪!
[胡屠夫进门坐下。]
合作探究
胡屠夫:(感叹,高傲地)哎,我自认倒霉,把女儿嫁与你这不争气的现 世宝,挣不到钱反而花了我不少。现如今不知上辈子积下了什么功德,让 你沾我的光当了个秀才,今儿个带酒肉来贺一贺(举了举手中的东西)。 你如今是个秀才,以后凡事都要有个秀才的样子。
范进:(恭敬地连声答应)是,岳父见教的是。
胡屠夫:(居高临下、语气生硬地)例如像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 面的人,又是你的长辈,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你和那些挑粪、种 田的小老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那就是坏了规矩、降了身份,我脸上 也无光!
合作探究
范进:(躬身,低声下气地)是是是,我一定不忘您的教导。
胡屠夫:(起身坐正,趾高气扬地)我看你这烂忠厚没用的人不懂礼教、 不讲规矩,所以才不得不教教你如何待人接物,免得惹人笑话,给我丢脸!
范进:(恭敬地)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胡屠夫:(顿了顿,又道)亲家母也该来一同吃饭,我的女儿也来。自从 我女儿进了你家门,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一两回呀!可怜!可怜啊!
范进:(慌张地拿起扇子给胡屠夫扇凉)是是是,岳父见教的是,岳父见 教的是。
合作探究
[范进欲参加乡试,因备不齐盘缠与胡屠夫商议。]
范进:(恭敬、小心翼翼地)那个,岳父大人,小婿过几日想去参加乡试, 可手头拮据没有盘缠,不知您……
胡屠夫:(拍桌,恼怒地打断范进的话,盛气凌人地)呸!少自不量力! 不过沾光勉强当了个秀才,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范进:(沮丧,急切地)可是,我……
胡屠夫:你少以为得了个秀才名号就了不起!我听说你中秀才也不过就是 阅卷官看你老、可怜你,才施舍给你的!你看看城里张府那家财万贯的大 老爷,哪个不像我一样浓眉大耳四方脸?你再看看你,尖嘴猴腮,也不撒 泡尿照照自己!不三不四的,还没干出什么大事就想天鹅肉吃!
合作探究
范进:(无奈,试探地)可岳父,我……
胡屠夫:(不耐烦地)我什么我,我一天杀一头猪也赚不到多少银子。 还让你拿钱去打水漂?你好好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 还想在我这里借钱,不可能!
合作探究
名师评点
这则课本剧改写的是课文第一部分,即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 情况。本课本剧,将原文中的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于一个场景,角色 的安排十分合理,即将“范进”“胡屠户”作为主角,“范母”“范 妻”作为配角,符合人物形象在原文中的地位;将原文中人物的动作 等细节描写成功地改写成了舞台提示语;对于原文中范进及胡屠夫围 绕范进进学与乡试所产生的矛盾冲突,通过对白的形式表现得集中突 出。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课本剧。
合作探究
通过本次习作的练习,学生们明确了改写的基 本概念,了解了改写的要求,掌握了改写的技巧、 方法,基本能做到不改变原作内容,只改变表达方 式,就能改写出任意一篇古诗、寓言、童话。
课堂小结
改写《木兰诗》
写作指导:
木兰诗本就是一首叙事诗,改写时要尊重诗歌的详略安排和主题 体现,在改写中不要把战争场面作为叙写的主要内容,而要在战前准 备、辞官回乡、亲人团聚这些故事中尽情刻画,以体现木兰孝敬父母
、不贪富贵的优秀品质,另外,如果让改写的作文更富有才气,还需 要在改写中穿插一定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有 可读性。
课下作业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