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呵护(hē) 杀戮(lù) 纳粹(cuì) 颤(chàn)巍巍
B.瞥(piē)见 给(gěi)予 珐琅(fà) 赤裸裸(luǒ)
C.闪烁(shuò) 肃穆(mù) 鞠躬(jū) 眼花缭(liáo)乱
D.箱箧(qiè) 憧憬(chōng) 瓦砾(lì) 片纸只字(zhī)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城堡富丽堂皇,建造十分奢华。
B.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让我眼花缭乱。
3.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反语的一项是( )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②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③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④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
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
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①③② C.②④⑤③① D.③①④⑤②
5.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A.名:姓名。尽:尽头 B.名:说出。尽:全部
C.名:名字。尽:穷尽 D.名:出名。尽:到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
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C.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D.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8.下列作品不属于雨果的一项是( )
A.《九三年》 B.《巴黎圣母院》
C.《复活》 D.《悲惨世界》
9.填空。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是 (国籍)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 》《 》《九三年》等。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所写。他在文中愤怒谴责 ,谴责 ,表现出对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出对 、 、 的充分尊重。
三.语言运用(共1小题)
10.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2)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1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有何作用?
1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在信中是怎样回答对“远征中国”的意见的?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3)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5)课文中提到的“这个奇迹”指 。“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是指 。
(6)课文中善于运用反语讽刺英法联军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请将文中的“反语”摘抄在下面,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7)雨果, 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 》等。本文提及的英法联军进行的战争,是1856﹣1860年由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英法联军在圆明园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洗劫和焚烧。焚烧圆明园后, 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1861 年11月25日,雨果站在 的角度大义凛然地写下了这封书信。
(8)文中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突出文章的主旨,请在文中找出对比实例,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C
6.B
7.C
8.C
9.(1)法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2)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 东方艺术 亚洲文明 中华民族
10.(1)“闯进”写出了英法强盗来得突然和凶横。
(2)“吞”写出了强盗的贪婪无耻,“居然”“天真”是对强盗们厚颜无耻、故作天真的讥讽。
11.把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巴黎圣母院相提并论,突出圆明园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反衬、批判英法联军掠焚圆明园的野蛮行径。
12.先提出巴特勒的谬论,然后凭借想象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再痛斥英法两个强盗对中国的入侵,尤其是对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之情和对人类文明被毁的悲痛之情。
13.(1)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面目。
(2)两个强盗进入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作者这样说是用反语对强盗进行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正是自诩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劫掠文明、毁灭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4)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内容上,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5)圆明园 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
(6)“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全部赞誉”。表达了对英法联军的强烈讽刺与谴责。
(7)法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巴特勒上尉 人类文明
(8)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对比,突出了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对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侵略本性和反动本质;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联军却做出了抢劫的行径。文中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