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练习题(Word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练习题(Word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12:4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陆的变迁
一、选择题
(2019·江西新建)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33.2°N,103.8°E)发生7.0级地震,造成受灾区域部分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震发生时,在九寨沟旅游的小红正在酒店的10楼休息,此时小红最合理的自救措施是( )
A.乘坐电梯逃离 B.从窗户跳下
C.躲进卫生间 D.大声呼救
2.四川省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降水强度大 B.板块挤压地带
C.气温变化大 D.盆地地形
(2019·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 2015年4月25日,南亚国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大量外国游客被迫滞留尼泊尔境内,地震发生后,中国启动撤侨事宜,接回中国游客,确保中国海外侨民的安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此次地震成因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尼泊尔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4.关于各洲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和土耳其海峡
B.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大高加索山脉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5.(2019·湖北应城)科学考察发现,南极大陆冰天雪地的下埋藏着大量的煤炭,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
C.大陆漂移
D.植被迁移
(2020·广东·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科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的身高会继续“长高”,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7.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渐消失的是( )
A.大西洋 B.喜马拉雅山
C.地中海 D.红海
(2020·山东东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大洲、大洋是( )
A.非洲、太平洋 B.南美洲、大西洋
C.大西洋、非洲 D.印度洋、南美洲
9.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B.甲、丙两大洲的距离不断缩小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力
D.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为一体
下图是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地形剖面图,完成各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
B.乙是大洋洲,位于南半球,东部为大分水岭
C.丙是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的大洲
D.丁是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为平原
11.图中①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
B.大西洋板块张裂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
D.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
12.(2020·湖北应城)读“2010年世界六次大地震发生的地点和震级图”,关于六次大地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大洋洲板块交界处
B.②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⑥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六次大地震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13.(2019·河北行唐)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被称为全球大地构造理论发展的三部曲,其中板块构造学说是近代最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八大板块
B.所有板块都朝同一个方向运动
C.板块交界处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
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2019·湖南双峰)下图是依据“大陆漂移假说”绘制的不同地质年代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根据大陆源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15.下列事列能够为上面海陆变化过程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① C.①② D.③④
16.在世界地图上,南美洲大陆突出部分与哪个洲大陆凹进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读下面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上面四个大洲面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18.上述大洲中地形比较单一的一组是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9.下列地表形态的变化是由地球外部力量造成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长白山天池 C.台湾海峡 D.长江三峡
二、解答题
20.(2020·山东定陶)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____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
(2)地震发源地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2011年B处附近海域发生7.0级地震,震中如图所示。此次地震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
(3)①地主要的人种是____。
(4)说出下列数字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③_____④____⑤_____⑥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分析】
1.
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以防断电被困,A项错误;地震发生时,不能跳窗逃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B项错误;地震发生时,要就地避震,在室内就近躲在桌子、床、椅子下面或小开间的卫生间、墙角,并护住头部,C项正确;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要节省体力,等待有人经过时在呼救,D项错误。故选C。
2.
四川省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所以地震多发, B项正确,地震与降水强度、气温变化、盆地地形无关, A、C、D项错误。故选B。
【点睛】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B
4.D
【分析】
3.
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项正确。故选B。
4.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A项错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B项错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C项错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项正确。故选D。
【点睛】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C
【详解】
科学考察发现,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下面竟然埋藏着丰富的煤炭,煤炭应是温带的产物,是由于远古时期,南极洲曾位于温暖湿润的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大陆漂移才到达南极地区。与其余三项叙述无关,故选C。.
6.A
7.C
【分析】
6.
读图,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喜马拉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处,是地壳隆起形成的,受挤压力的作用喜马拉雅山脉的身高会继续“长高”,故选A。
7.
读图,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属于板块消亡边界,伴随着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故选C。
【点睛】
板块挤压往往形成(山脉)和(海沟),如(喜马拉雅山脉、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张裂往往形成(裂谷)和(海岭),如(东非大裂谷、夏威夷海岭)。
8.B
9.D
【分析】
8.
读图可知,图中甲大洲是位于北美洲南部的南美洲,图中乙大洋是南美洲东临的大西洋。结合题意,故选B。
9.
图中所示甲和丙大洲的轮廓可以吻合,其动物相似,说明甲和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D符合题意;海牛不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甲、丙两大洲的距离不断扩大,鸵鸟不具有长途飞行力,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由于地壳不断运动,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也是会不断变化的。
10.C
11.C
【分析】
10.
甲是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故A错误。乙是北美洲,位于北半球,东部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原,故B错误。丙是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多高原山地,东临太平洋;是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的大洲,故C正确。丁是大洋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为平原,东部高于西部,故D错误。故选C。
11.
由图可知,①是位于太平洋东岸,位于北美洲的落基山脉,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与其余板块无关,故选A。
【点睛】
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大洋洲的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和盆地,东部是山岭,北美洲的西部是落基山,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山脉和高原;南美洲的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12.A
【详解】
读图可知,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不存在大洋洲板块,A项错误;②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B项正确;⑥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项正确;六次大地震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为这些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D项正确。故选A。
13.C
【详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岩石层共有七大板块(一说“六大板块”)及若干小板块构成,A错误;板块的方向运动并不相同,有的互相张裂,有的互相挤压,B错误;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C正确;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错误。故选C。
14.C
15.A
16.B
【分析】
14.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根据大陆源移假说,陆地海洋变化的过程是③→②→①,C对,ABD错;故选C。
15.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物质。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冷的大陆,纬度高,有冰雪大陆之称。南极大陆煤炭资源丰富,说明南极大陆之前所处的纬度较低,植物茂密,反映了海陆变化的过程。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反映的是人类活动。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说明南美洲与非洲之前是连接在一起的,反映了地壳的运动。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与海陆变化无关。①③对,②④错;故选A。
16.
全球共分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由图可知,南美洲大陆突出部分与非洲凹进部分几乎是吻合的,B对,ACD错;故选B。
【点睛】
全球共分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17.B
18.B
19.D
【分析】
17.
由图可知,图中①是非洲,面积约3000万能平方千米;②是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③是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④是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以 上四个大洲的面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B。
18.
以上四个大洲中,①非洲和④南极洲的地形较单一,以高原为主;②北美洲和③南美洲地形复杂多样,故选B。
19.
以上四个地表形态中,喜马拉雅山、长白山天池和台湾海峡是由于地壳内部运动导致的变化,长江三峡主要是受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D。
【点睛】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20.美洲板块 环太平洋 黑色 欧洲 北美洲 北冰洋 大西洋
【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详解】
(1)C科迪勒拉山系上的落基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2)B秘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
(3)①地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主要是黑色人种。
(4)根据图示中数字的位置可知,③为欧洲;④为北美洲;⑤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北冰洋;⑥为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