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9:25:11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第七单元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每题占2%;判断题每题1分,11题、12题每个空格1分。)( 34分 )
1. D 2. A 3. C 4. B 5. D 6. C 7. D 8. A 9. D
10. × √ × × √ √
11.(每个空格1分,错别字扣0.5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每个空格1分,错别字扣0.5分)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阅读与理解(33分)
(一)(共6分,能指出一处错误得2分,意思点到就可以给分)
13. 错误一:收信人地址没写详细。
错误二:信封上的称呼是写给邮递员看的,不能用“爸爸”。
错误三:寄信人地址和姓名没写详细。
(二)(共14分,选择题每题2分,问答题每题4分。)
14.D 15.D 16.D
17. 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 中国像沉睡的狮子,总有一天吼声将震动全世界
交口称赞
因为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共13分,选择题每题2分,21题2分,22题1分,23题5分)
D 20.C
21.林则徐销毁鸦片
22.兴奋 开心 愉悦 欢喜(能写出一个就给分)
23.达二百多万 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虎门滩 两万多箱鸦片
中国人民的志气 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书信格式5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书信内容25分。
12020——2021学年上期小学四年级单元检测
语 文
(第七单元)
(完成时间:8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
一、(每道选择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占18%)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秦国(qín) 炕头(kàng) 积蓄(xù ) 元旦(dàn )
范围(fàn) 排斥(chì) 出租(zū) 明媚(mèi)
打扰(rǎo) 拒绝(jù) 签字(qiān) 纠缠(chán )
炕头(kàng) 延安(yáng) 春笋(shǔn) 昔日(xī)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出征 杰出 英雄 震作 报负
赞美 疑惑 胸怀 效果 项目
指望 训斥 体会 非凡 表情
清晰 果真 忘怀 响亮 环顾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将军 将士 将领 即将
要求 要点 重要 要闻
宁肯 宁愿 宁可 宁死不屈
塞车 语塞 塞外 茅塞顿开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左顾右盼。
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我斩钉截铁地回答出来。
张明的班长职务突然被撤了,同学们疑惑不解。
她静静地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因为周恩来当时只有十二岁,所以不能完全明白伯父的话,但是“中华不振”四个字却让他难以忘怀。
因为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所以让魏校长为之一振。
周恩来之所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是因为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
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就全部拒绝。
下面句子意思哪一项与其他项意思不同?( )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能怎么样。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敢怎么样。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没有谁能怎么样。
对《凉州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描写了守边将士出征前开怀畅饮的情景。
B.描写了守边将士一醉方休的情景。
C.表现了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
D.描写了激烈的战争场景。
对《夏日绝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是唐代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后写的。
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
借古喻今,既歌颂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贵气节 ,又不着痕迹地痛斥了统治者苟且偷生的软弱。
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下列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志存高远——志向远大的人 B.精忠报国——为国家牺牲一切的人
C.铁面无私——公正严明的人 D.刚正不阿——阿谀奉承的人
10.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送别诗。( )
王昌龄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
书信格式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五个部分。( )
写信时称呼要空两格。( )
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
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
11.默写《出塞》。(4分)
出塞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别董大》中诗人勉励友人的诗句是: ,

王翰《凉州词》中的 , 表现出的不仅是豪迈、开朗、兴奋的感情,还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二部分 阅读与欣赏(共占33%)
(一)下面信封中,有三处错误,请指出来。(6%)
错误一:
错误二:
错误三:
(二)阅读《我不能忘掉祖国》,完成13——17题(共占15%)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时到美国留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这篇短文中的宋庆龄是个怎样的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静而善于思考 B.勤奋学习
C.热爱祖国 D.谦虚
“大家交口称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对宋庆龄的佩服 B.对宋庆龄的发言赞同
C.对宋庆龄赞不绝口 D.对宋庆龄议论纷纷
讨论会上,那位美国学生的发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认为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 B.认为中国没有希望
C.瞧不起中国和中国人 D.认为中国要崛起
17.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5分)
宋庆龄15岁在美国留学。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发言说中国
,宋庆龄站起来反驳说
,她的发言博得大家的
18.宋庆龄为什么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4分)
阅读《林则徐虎门销烟》,完成18——22题,共占12%。
林则徐虎门销烟
从十八世纪末开始,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过3亿至4亿银元,全国染上烟瘾的人数量达二百多万。
林则徐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銀,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
道光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
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19.林则徐销烟的原因表述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染上烟瘾的人数太多 B.大量银元被西方国家掠走
C.军队战斗力大大减弱 D.林则徐想扬名天下
20.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
A.道光皇帝 B.看销烟的群众 C.林则徐 D.销烟的民夫
21.最后一段中的“这一壮举”指什么 (2分)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1分)
23.根据提示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内容。(5分)
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造成中国银元大量流失,全国染上烟瘾的人 。林则徐疾呼要严禁鸦片,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 。林则徐带领文开百官下令在 销毁了 ,大长了 ,大灭了 。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共占30%)
选一个你信任的人,给他写一封信,说说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事或开心事,注意书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