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目录
地域差异
01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02
地方性分异规律
03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04
01
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沿海地区水循环强烈,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风力强劲。
地域差异
西北内陆
江南水乡
01
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和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地域差异的原因:
西北内陆
江南水乡
内部
太阳辐射(外)
海陆远近(外)
地域差异的表现:
01
地域差异
1.同纬度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湿润趋向干旱。
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在大陆内部更多地转化为风能,因此,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自然环境演化不同,从而形成湿润与干旱的不同景观。
地域差异的表现:
西北内陆
江南水乡
内部
太阳辐射(外)
海陆远近(外)
地域差异的原因:
01
地域差异
2.不同纬度地区,低纬度与高纬度地区吸收太阳辐射不同,使得水循环、生物循环等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存在差异,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景观
地域差异的表现:
西伯利亚
江南水乡
内部
太阳辐射(外)
海陆远近(外)
地域差异的原因:
01
地域差异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
湿润区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元素迁移
01
地域差异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元素迁移
01
地域差异
岩石风化释放的钠、钾、钙、镁等元素,可溶于水,并可随水迁移。钠、钾的溶解度高于钙、镁。不同地域,降水量不同,钠、钾、钙、镁含量差异显著,水质、土壤性质和植物种类也相应具有差异。
干旱区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的元素迁移
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01
地域差异
全球
尺度
垂直
尺度
地方
尺度
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全球尺度的地域差异
自然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变化,形成低纬度到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以及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自然地带。
根据以前所学知识思考:自然带是怎么命名的?它受哪学因素影响,它是怎样形成的?
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因为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一般以植被类型命名。
世界自然带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不同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不同自然带的景观:
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1)表现:低纬度到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
(2)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热量,
以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景观有规律的更替。
冰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600N
-300N
-00
-300S
-600S










-600N
-300N
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1)表现:中纬度,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依次森林—草原—荒漠。
(2)原因:海陆差异—水分,
以水分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中纬度自然景观更替明显。
森林










草原
荒漠
02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全球尺度的地域差异(小结)
-600N -600N
-300N -300N
-00 -00
-300S -300S
-600S -600S
03
地方性分异规律
01
02
03
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在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高而都的山坡
生长耐旱的针叶林、灌木等
随地形从高到低形成了地方性的针叶林带、落叶阔叶带和草甸带的地方性(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地势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
生长落叶阔叶林等
例如:温带湿润区
03
地方性分异规律
海陆、地形、局部洋流、水分变化、热量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
影响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因素:
04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自然景观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
阿尔卑斯山垂直带谱
04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表现:山麓自然带与当地陆地自然带一致,垂直自然带与其所在纬度向高纬度方向的陆地自然带相似。
(2)原因:海拔高度的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森林
草原
荒漠
04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喜马拉雅山纬度较低,海拔高,南北坡的山麓处于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
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1.南坡比北坡多那些植被类型?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何不同,为什么?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