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0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测试卷二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共17分)
1.(本题2分)九点七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
2.(本题2分)5个是(________),1可以看作(________)个。
3.(本题6分)小兔过生日,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块。
(1)小熊吃了( )块蛋糕,小狗吃了( )块蛋糕。
(2)小猪吃了这个蛋糕的,小兔吃了这个蛋糕的。
(3)从题中选出两个分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4.(本题1分)左图中,其中的2个三角形占总数的。
5.(本题1分)图书角有45本图书,其中是故事书。故事书有(________)本。
6.(本题1分)同样的两杯水,小红喝了一杯的,小明喝了另一杯的,________剩下的水多一些。
7.(本题2分)一块巧克力,哥哥吃了,弟弟吃了,兄弟俩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________),还剩下这块巧克力的(________)。
8.(本题2分)学校合唱队有队员共45人,其中的是女队员。男队员占总人数的;男队员有( )人。
二、判断题(共10分)
9.(本题2分)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三(2)班男生也占全班人数的,这说明三(1)班男生人数与三(2)班男生人数同样多。(________)
10.(本题2分)有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把它们倒在一个杯子中,正好是满满一杯水. (____)
11.(本题2分)下图中的涂色部分表示。(________)
12.(本题2分)和比较,因为2<7,所以. (____)
13.(本题2分)一袋糖的一定比另一袋糖的多。 (_______)
三、选择题(共10分)
14.(本题2分)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两次,沿折线剪开后,每一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 )。
A. B. C.
15.(本题2分)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A. B. C.
16.(本题2分)贝贝用去了一张纸的,小聪用去了一些后,现在还剩这张纸的。小聪用去了这张纸的( )。
A. B. C.
17.(本题2分)乐乐和金金看同一本书,3天后乐乐还剩下这本书的,金金看了这本书的,( )看的多。
A.乐乐 B.金金 C.同样多
18.(本题2分)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A. B. C.
四、口算(共10分)
19.(本题10分)直接写得数。
五、填一填(共16分)
20.(本题8分)如下图,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本题8分)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1)(2)
六、画一画(共6分)
22.(本题6分)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七、看图列式(共6分)
23.(本题6分)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八、解答题(共25分)
24.(本题5分)一杯牛奶,喝了它的,还剩几分之几?
25.(本题5分)一条彩带,小兰用了彩带总长度的,小月用了彩带总长度的。
(1)两人一共用了彩带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2)这条彩带还剩下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3)如果这条彩带长28米,小月用了多少米?
26.(本题5分)小东的妈妈和小东各多少岁?
27.(本题5分)一箱牛奶有12瓶,小芳喝了这箱牛奶的,小红喝了这箱牛奶的。她们各喝了多少瓶牛奶?
28.(本题5分)奶奶今年72岁,小青的年龄是奶奶的,妈妈的年龄是小青年龄的4倍。小青多少岁?妈妈多少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9.7 九分之七
【分析】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据此写出这个小数。
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据此读出这个分数。
【详解】
九点七写作:9.7,读作:九分之七。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写法和分数的读法,属于基础题,应熟练掌握。
2. 4
【分析】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把整体“1”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分数单位是,“1”里面有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同理5个就是。
【详解】
5个是,1可以看作4个
【点睛】
掌握整体“1”、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1)3;2
(2),
(3)>
【分析】
(1)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10块,其中一块是这个蛋糕的。小熊吃了这个蛋糕的,则小熊吃了3块。小狗吃了这个蛋糕的,则小熊吃了2块。
(2)小猪吃了4块,则吃了这块蛋糕的。小兔吃了1块,则吃了这块蛋糕的。
(3)根据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和的大小即可。
【详解】
(1)小熊吃了3块蛋糕,小狗吃了2块蛋糕。
(2)小猪吃了这个蛋糕的,小兔吃了这个蛋糕的。
(3)>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
4.
【分析】
题中共有8个三角形,求出可以分成多少个2,作为分母,分子为1。
【详解】
8÷2=4(个)
平均每份占总数的。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关键求出按照2个为一份看整体能平均分成几份。
5.18
【分析】
根据题意,把45本故事书平均分成5份,那么其中2份的本数是(45÷5×2)本,据此即可求出故事书的本数。
【详解】
45÷5×2
=9×2
=18(本)
所以,故事书有18本。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份数关系解决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用总棵数除以总份数,就是每份的棵数,据此解题即可。
6.小明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这杯水看作单位1,用1减去,求出小红剩下的水占整杯水的几分之几。用1减去,求出小明剩下的水占整杯水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
1-=
1-=

则小明剩下的水多一些。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7.
【分析】
根据题意,把一块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8份,哥哥吃了2份,哥哥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弟弟吃了1份,弟弟吃了这块巧克力的;所以,兄弟俩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即,还剩下这块巧克力的(1-)。
【详解】
+=
1-=
所以,一块巧克力,哥哥吃了,弟弟吃了,兄弟俩一共吃了这块巧克力的,还剩下这块巧克力的。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20
【分析】
根据题意,把学校合唱队的总人数看作整体“1”,减去女队员所占的分率,就是男队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即是:1-=;那么男队员有(45÷9×4)人。
【详解】
1-=
45÷9×4
=5×4
=20(人)
所以,男队员有20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份数关系解决简单的分数应用题,用总人数除以分母(总份数)乘分子(所占的份数)即可解题。
9.×
【分析】
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是将三(1)班总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生占3份;三(2)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是将三(2)班总人数平均分成5份,男生占3份;三(1)班与三(2)班总人数相等时,三(1)班与三(2)班的男生人数才同样多;据此解答。
【详解】
只有当两个班的总人数相等时,两个班的男生人数才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应用,关键注意这两个班的总人数是否相等。
10.×
【详解】

11.√
【分析】
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或几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据此可知,把一个三角形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三角形的;故原题干说法正确。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把一个三角形看作整体“1”,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一份,即是这个三角形的;故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2.×
【解析】
【详解】

13.×
【详解】

14.B
【分析】
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两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4份,每一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每一部分占这张正方形纸的。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此题容易找不准对折次数与分成份数之间的关系。
15.B
【分析】
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段,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让1÷4即可求解。
【详解】
1÷4=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母就是要平均分的份数。
16.C
【分析】
因为贝贝和小聪用的是同一张纸,则将这张纸看作单位“1”,用1减去贝贝用去这张纸的,再减去还剩这张纸的,即可求出小聪用去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详解】
1--
=-

则小聪用去了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C。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7.A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3天后乐乐剩下的分率=乐乐3天看的分率,然后对比即可解答。
【详解】
乐乐看的多。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母在1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
18.A
【详解】

19.;;;;0
;;;;
【详解】

20.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表示的是平均分的总份数,分子表示的是涂色的份数,依此填空。
【详解】
图一被平均分成的3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1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图二被平均分成的5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3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图三被平均分成的6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1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图四被平均分成的4份,涂色部分为其中的2份,因此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1)
(2)
【分析】
(1)两个完全一样的正五边形,把第一个正五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为;把第二个正五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1份,为;所以>。
(2)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把第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为;把第二个正五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为,所以<。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

(2)根据分析可知:

【点睛】
本题考查了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及看图比较几分之一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2.见详解
【分析】
第一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即涂其中2份即可。
第二幅图,把一个正六边形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5份是,即涂其中5份即可。
第三幅图,把12个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圆,其中的3份表示,即涂色(3×3)个圆,即9个圆。
【详解】
根据分析涂色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即可。
23. 1 1
【详解】

24.
【分析】
将这杯牛奶看作单位“1”,用1减去喝的,即可求出还剩几分之几。
【详解】
答:还剩。
【点睛】
同分母分数相减时 ,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25.(1)
(2)
(3)12米
【分析】
把这条彩带看作单位“1”:
(1)用小兰用了彩带的分率+小月用了彩带的分率,就是两人一共用了彩带的分率;
(2)用单位“1”减去小兰和小月用去彩带的分率,就是剩下的分率;
(3)这条彩带被平均分成了7份,每份的米数=彩带总长÷7;小月用了3份,用每份的米数×3,就可以求出小月用了多少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
(1)
答:两人一共用了彩带总长度的。
(2)
答:这条彩带还剩下总长度的。
(3)28÷7×3
=4×3
=12(米)
答:如果这条彩带长28米,小月用了12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分数的理解与应用。
26.小东8岁;小东妈妈32岁;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爷爷今年是72岁,小东的年龄是爷爷的,就是将72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小东的年龄;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解答,妈妈的年龄=小东的年龄×4;据此解答。
【详解】
72÷9=8(岁)
8×4=32(岁)
答:小东8岁,小东的妈妈32岁。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应用与倍的认识,关键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
27.小芳喝了3瓶;小红喝了8瓶。
【分析】
如果把这箱牛奶的瓶数12瓶,平均分成4份,小芳喝了这箱牛奶的 1份,就是小芳喝的瓶数;如果把这箱牛奶的瓶数12瓶,平均分成3份,小红喝了这箱牛奶的 2份,就是小红喝的瓶数。
【详解】
12÷4=3(瓶)
12÷3×2
=4×2
=8(瓶)
答:小芳喝了3瓶,小红喝了8瓶。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但是四年级的学生没学过分数的乘法,所以本题用除法来解。
28.小青9岁;妈妈36岁
【分析】
先把奶奶的年龄看作一个整体,已知小青的年龄是奶奶的,求小青的年龄,用算式表示是72÷8=9(岁),妈妈的年龄是小青年龄的4倍,再用小青的年龄乘4,就是妈妈的年龄。
【详解】
小青:72÷8=9(岁)
妈妈:9×4=36(岁)
答:小青9岁;妈妈36岁。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