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循环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1水循环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地理第一册第三章
水循环
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指出水循环的类型。(综合思维)
2.通过图片和数据,分析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体会水量平衡的思想。(综合思维)
3.通过砂田对水循环影响的案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同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认真阅读《宋书 天文志》选段
1、画一幅《宋书 天文志》选段展示的画面。
2、结合选段,分析水循环的动力。3、你认为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科学吗?请说明理由。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结合课本46-47页,请同学们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
要求:
1、在相应位置写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2、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出水循环的过程。
3、在示意图中标注出水循环的类型。
4、时间限制:3min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蒸发、形成 、
水循环的过程建构
各种
水体
返回
海洋
水汽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
降落到地面,或被 ,或形成 ,或渗入地下形成 、
太阳
辐射


降水
蒸发(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尝试解释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原因
收入=支出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1)沼泽地的形成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2)内流河断流的原因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3)城市内涝的形成原因
请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雨季我国多个城市易出现“看海”现象的原因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的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增加地表粗糙度,可以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的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2.读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砂田蒸发量小,裸田蒸发量大。沙石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的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3.读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增加下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
表3.1-地球上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
水体 江河 湖泊 深层地下水 高山冰川 极地冰川 海洋
更新周期 16天 17年 1400年 1600年 9700年 2500年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与无机盐类,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径流→下渗
水循环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
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
促进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转换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例1】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B
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例1】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探究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例1】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
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
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D
探究点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例2】读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③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④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