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课件(全册)(1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课件(全册)(14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04 14: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0张PPT)
第九册目录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第二单元   对称、平移与旋转
第五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第七单元     统 计
第六单元 因数与倍数
第三单元    小数的除法
     应用题复习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一.小数乘法的意义
1.小数乘法的意义
(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是小数:
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是多少
乘数是整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例: 8.4×15
84×1.5
84×0.15
表示: 15个8.4是多少
表示: 84的1.5倍是多少
表示: 84的百分之十五是多少
小数乘法
积的近似数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
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积的小数数位的确定。(由两个因数的小数数位决定)
采用 “四舍五入”法
连乘、乘加、乘减
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的顺序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无括号:
有括号: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简便计算。
先算乘法,再算加减
 先算中括号,再算小括号,最后括号外面的。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小数乘法
(1) 判断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7.5×12.03 4×0.25
21.4×0.7 1.84×0.026 3.6×2.5


4×25=100 0.4×2.5=( )
75×52=3900 0.075×0.52=( )
1
0.039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6.7×0.3=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6.7×0.3=
2 0 1
6 7
×
3
6 7
×
3
2 0 1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一位小数
一位小数
二位小数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 .01
.
0 .
.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0.483×0.06=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0.483×0.06=
0
0.4 8 3
×
0.0 6
三位小数
两位小数
五位小数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0.02898
2 8 9 8
.
0
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同学们用你勤奋的铅笔把下面的题
正确的计算出来吧!
3.7 ×4.6=
0.29 ×0.07=
6.5 ×8.4=
17.02
0.0203
54.60
积的末尾是0怎么办?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计算小数乘小数要注意什么了吗?
同学们你们能一起讨论交流下面几个问题吗?
计算小数乘小数时
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积的末尾有0怎么办?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给积点上小数点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在前面用0补足
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部分有几位。
47 ×0.05( ) 6.9 ×0.38( )
4.2 ×1.8( ) 4.08 ×0.08( )
0.9 ×0.7(   ) 6 ×0.07( )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2位小数
3位小数
2位小数
4位小数
2位小数
2位小数
2.4 ×
3
5
1.5
=
1.2 ×
0.4
0.11
0.35
=
7.2
12
3.6
0.48
0.132
0.42
你发现了吗?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会比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会比这个数( )


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积与因数的大小比较(一个数乘一个不为0的数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会比这个数小。
1.6×1.2 1.6 5×0.24 5 3.7×2.1 3.7
0×1.4 1.4 6×3.28 6 12×0.95 12
>
>
>
<
<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连乘、乘加、乘减
在计算整数连乘的时候,一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计算整数乘加、乘减运算的时候,一般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练习: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0.36×1.5×0.4 0.05×3.2×40 3.78×0.5-0.65 13.4×0.24+3.98 3.8×41-3.8 12.5×8.8 (9.37+9.37+9.37+9.37)×2.5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第二单元
返回目录
左右平移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上下平移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观察时针转动方向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旋转90度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轴对称
不是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绕右面底角的顶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画出一个如图的扇形,再画出绕圆心,顺时针旋转180度后有图形。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一个梯形,再画出绕c点,顺时针旋转180度后有图形。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出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一个梯形,再画出绕c点,顺时针旋转180度后有图形。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画出一个三角形,再画向右平移8格后,再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再画向下平移10格后,绕A顺时针旋转90度后有图形。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第三单元
小数的除法
返回目录
第三单元 小数的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返回目录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79.2,
其中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3.6,
其中一个因数是0.9,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例:79.2÷6
3.6÷0.9
返回本单元首页
小数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 计算法则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商的近似值
小数除法的整理复习
小数除以整数
小数除以小数
(除数转化成整数)
循环小数
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取值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解决问题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想一想,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采用了转化的方法。将除数转化成整数。
看除数有几位小数,小数点就向右移动几位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一看——二移——三计算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练习
1、填一填
0.39÷0.9= ÷9 0.2÷0.25= ÷25
1.19÷1.7= ÷ 4.2÷0.28= ÷
1.3÷2.6= ÷26 8÷0.16= ÷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小数除以整数
例:5.07÷6
(1)判断商是大于1还是小于1?

5.07
6
(2)最高位商几?
0
.
8
4 8
2
7
4
24
3
=0.845
(3)验算!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
点上小数点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0
5
30
0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2 4
15
.
1
1 5
9
0
6
90
0
判断,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0
添0点小数点

1.26
18
0
.
7
1.26
0
哪一位不够除添0再除
对应除的哪一位就在
那一位上写商
0
7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除数是小数
例:11.5÷0.28
(1)怎样写竖式

14.4
16
(2)接下来怎么算
(3)验算:用商乘原来的除数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2)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
(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
点上小数点
(5)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把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
例:0.144÷0.16

1260
28
(1)用商不变定律,同时扩大
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1 4 4
1.8
.
1 4 4
8
0
判断,如果不对,错在哪里?
竖式同时扩大10倍
.
0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12.5÷
50
1
0.5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
0.25
不变
大于
小于
小于
大于
等于
等于
12.5
25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被除数不为0)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30÷0.6 30 1.8÷9 1.8 0÷0.2 0
27÷0.3 27 3.6÷4 3.6
>
<
>
=
<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估计下面各题的商是否正确,
说说你的理由
4.48÷3.5=12.8( )
12.3÷1.5=1.845( )
13.3÷0.95 = 0.14 ( )
7.2÷0.64 = 46.08 ( )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近似值
求商的近似值时,要除到需要保留的数位的下一位,然后按照“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40÷14
26.37÷31
45.5÷38
26.37÷31=0.850645161290322580
.
.
45.5÷38=1.19736842105263157894
.
.
2.9
2.86
40÷14=2.85714285714285174
……
2.857
0.9
0.85
0.851
1.2
1.20
1.197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保留整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36÷47
16.2÷0.85
16.2÷0.85=19.0588235……
1
0.77
36÷47=0.76595744……
0.766
19
19.06
19.059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练一练
13÷2.4≈
5.63÷6.1≈
4.6÷3.1≈
0.382×0.13≈
1.55÷3.9≈
4.2÷4.5≈
5.417
0.923
1.484
0.050
0.397
0.933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能坝的多少倍?
185÷75
1 8 5
7 5
2
1 5 0
3 5 0
.
4
3 0 0
5 0 0
6
4 5 0
5 0 0
6
4 5 0
5 0
发现什么了?
如果这样继续除下去,商和余数……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你会算8.05÷3.7吗?
2.1756756······
商:
像5.606060······,2.4666······,2.1756756······,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 。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 。
例如:11.587。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
例如:3.18181818······
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①0.625是( )小数。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从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②1.9898……是一个(   )小数,用
简便记法记作(   )循环节是(  )。
有限
.
.
1.98
循环
98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记准方法
当商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时候,
要通过“ ”
来求取近似值。
求取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位数 。
四舍五入法
多除一位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做一做
10÷9
5.28÷0.3
3.25÷0.12
≈ 27.083
= 17.600
≈ 1.111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88÷1.25
= 70.400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2.333……○2.3
0.5858 ○0. 58
4.333○4.44
7. 67○7.677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解决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取值
算式上用原数,答上最值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老师买来30米布给舞蹈队做衣服,每套衣服需要用布2.2米;同时购买了一些子,10元钱3双;彩排结束 ,205名同学坐车返校,每辆车最多坐25人
(1)能做多少套衣服?
(2)每双袜子多少元?
(3)需要多少辆车?
(去尾法)
(钱币计算时保留两位小数 )
(进一法)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7位同学照合影,按规定定价12.5元,洗4张照片。由于他们每人要了1张照片,共用了17元。加洗1张照片需要多少元
返回本单元首页
返回目录
简易方程复习课
第四单元
返回目录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1.表示运算定律 如:a+b=b+a
2.表示图形面积,周长计算公式 如:
a
b
S=ab c=(a+b) ×2
3.表示数量关系 如: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则 s=vt
4.表示数量 如:用a表示小红的岁数,妈妈比小红大25岁,则妈妈的岁数可用”a+25”来表示
5.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
解方程
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解方程的依据:①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②等式的性质
用方程解应用题
1.认真审题,找出等量关系式,
解设(一般设所求问题为x)
2.
3.列方程并解答及检验
4.作答
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学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记作“.”
但是要注意,应把数学写在字母前面.
如:C=4a
5×a x×3 a×1 a×b
=5a
=3x
=a
=ab
2、a·a 可以写成( ),读作( ),表示( )
3、a·a·a可以写成( ),读作( ),表示( )
4、 2×b可以写成( ),表示( )
b·b可以写成( ),表示( )
6 2.5 ×2.5 x·x
6×2 2.5 x
2
2
2
a
2
a的平方
两个a相乘
a
3
a的立方
3个a相乘
2b
两个b相加
b
2
两个b相乘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三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1、c的7倍
2、20减去a的2倍的差
3、比x的10倍多2.5
4、有一批货物,运走b吨还剩a吨,
原来有( )吨。
7c
20-2a
10x+2.5
a+b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5、招健买练习本,每本x元,共用去a元,
买了( )本。
6、奂奂今年a岁,爷爷的年龄是奂奂的x
倍还多3岁,爷爷今年( )岁。
7、黄远亮有笔48支,借给同学b支,借给
晏老师c支,还剩下( )支。
a÷x
ax+3
a-b-c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 方程:
方程的解:
解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我会填.
1.小画册每本a元,买b本应付( )元,c元可买( )本.
2.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是( )
3.正方形的边长为a,周长是( ),面积是( ).
4.7a-3a+2a的结果是( )
5.某校五年级一共有48名学生,其中男同学有a名,女同学有( )名.
6. 32=( ) x2=( )
7.电视机厂去年共生产彩色电视机x台,平均每月生产电视机( )台.
8.长方形的长是27米,宽比长少a米,长方形的宽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ab
c÷a
a×(b+c)=a×c+b×c
4a
a2
6a
48-a
9
x×x
x÷12
27-a
27× (27-a)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9.妈妈买了4千克西红柿,每千克x元,付了b元钱,应找回( )元.
10.爸爸今年a岁,比小华大25岁,过x年后,爸爸比小华大( )岁.
二.我会算.
1.解下列方程.
17.8+x=26.2 0.5x=0.1
x-0.36=20×0.8 x÷2.1=10.5
b-4x
25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列方程解答.
(1) 12.3比一个数少2.3,求这个数.
(2)什么数的3倍正好是1.8的一半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一条毛巾的价钱是一块肥皂的1.5倍,已知一条毛巾4.6元,一块肥皂多少钱?
三、用方程解应用题.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多边形的面积
Duo bian xing de mian ji
第五单元
返回目录
S = a
2
S = ab
a=s÷b
b=s÷a
a
a
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S = ah÷2
a=2S÷h
h=2S÷a
S = (a+b)h÷2
h=2S÷ (a+b)
a=2S÷h-b
b=2S÷h-a
a
h
a
b
h
a
h
S = ah
a=S÷h
h=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图形 底 高 面积
平行四边形 8米 4.5米 ①
三角形 1.2分米 0.8分米 ②
梯形 上底3厘米
下底5厘米 2厘米 ③
36平
方米
0.48平
方分米
8平方
厘米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图形 底 高 面积
平行四边形 4米 ① 12平
方米
三角形 ② 8分米 24平方分米
梯形 上底4厘米
下底6厘米 ③ 25平方厘米
3米
6分米
5厘米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  )才能拼成一个
长方形。
割补、平移
旋转、平移
割补、旋转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
叠放置,通过(  )才能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割补、平移
旋转、平移
割补、旋转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重
叠放置,通过(  )才
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割补、平移
旋转、平移
割补、旋转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00
10000
100
100
1000000
面积单位的进率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①520公顷=( )平方千米
②0.27平方千米=( )公顷
5.2
27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③1.8公顷=( )平方千米
④1.5公顷=( )平方米
⑤1.15平方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0.018
15000
115
11500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底和高都是100米的平行四
边形,占地1( )。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选择: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下图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 )
判断: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下图三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
面积的一半。( )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正确的说法:
如果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
底和高都分别相等,那么三
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
的一半。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
是相同的。( )
3
5
4
3
5
4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
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
5
4
3
5
4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
的面积就相等。( )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
面积就越大。( )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
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
5
4
3
5
4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
状也一定相同。( )

3
3
4
4
×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填空
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
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
角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20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
平方厘米,从这个平行四边
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8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选择题
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它们的底和高( )。
一定相等
不一定相等
一定不相等
B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6
3
4
6×2=12(平方厘米)
3×4=12(平方厘米)
单位:厘米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3×4÷2
3×5÷2
4×5÷2
5×2.4÷2
3×2.4÷2
4×2.4÷2
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5
4
3

2.4
哪些算式正确?( )
①④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
大3倍,面积就扩大( )倍。
3 B 6 C 9
A
原来的面积
1×2÷2=1
现在的面积
3×2÷2=3
3倍
1
2
3
2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因数和倍数
第六单元
返回目录
1、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
2、说出24的因数?6的倍数?
3、按什么标准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
a就叫做b的倍数, b就叫做 a的因数。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按是否是2的倍数
6的倍数有:6、12、18、24、30、……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  
3的倍数:  
看个位,个位上是2、4、6、8、0的数。
看个位,个位上是0、5的数。
看各个数位上的各数字的和,如果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有两个本身:
  最小的倍数是这个数的本身
  最大的因数是这个数的本身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偶数与奇数
1、什么是偶数、奇数?
偶数有什么特征?
奇数有什么特征?
偶数:个位上是0、2、4、6、8
奇数:个位上是1、3、5、7、9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也叫双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单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有一个因数的:1
有两个因数的:2、3、5、7……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4、9、6、8、10……
有一个因数的:1
有两个因数的:2、3、5、7……
有三个因数的:4、9……
有四个因数的:6、8、10……
10以内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有一个因数的:
1
有两个因数的:
2、3、5、7……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
4、6、9、8、10……
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质数
合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自然数
(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自然数
(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类)
1
质数
合数
奇数
偶数
  自然数的分类标准: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 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2、为什么?
质数:17 29 37
* 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 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合数:22 35 87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的方法是什么?
主要看这数的因数个数。(如果只有两个因数它就是质数,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它就是合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0以内有哪些质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先去掉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划去 2 的倍数(2 除外)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89
91 93 95 97 99
9
15
21
27
33
39
45
51
57
63
69
75
81
87
93
99
划去 3 的倍数(3 除外)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5 29
31 35 37
41 43 47 49
53 55 59
61 65 67
71 73 77 79
83 85 89
91 95 97
25
35
55
65
85
95
划去 5 的倍数(5 除外)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49
53 59
61 67
71 73 77 79
83 89
91 97
49
77
91
划去 7 的倍数(7 除外)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100以内有哪些质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3 5 7 11 13 17 19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100以内的质数表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3
5 6
你能把3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
30=5×6,6=2×3……
30
6
5
2
3
30
☆ 30=2×3×5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
成几个( )数相乘的
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
这个合数的( )数,叫
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3X4=52,13和4都是52的因数吗?
13和4都是52的质因数吗?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
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叫做分解质因数。
什么是分解质因数呢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把下面数中的合数圈起来。
80 7 35 23 40 56
47 94 28 43 31 9
2、在自然数11—20中,
质数有( ),
合数有( ),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
11、13、17、19
12、14、15、16、18、20
15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3、从2—50的数中,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但2、3、5、7本身不划掉)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5、火眼金睛辨对错。
(1)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2)一个非零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
(3)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
(4)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X

X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 ) 7
7、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21 42 36
3 ( )
( )( )
4 ( )
( )( )( )( )
7
6
2
3
9
2
3
2
3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8、用短除法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18 25 28 34 60
18
9
2
3
3
34
17
2
18=2×3×3
34=2×17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9、下列各式是分解质因数吗?
(1)8=2×4
(2)15=3×5×1
(3)12=2+3+7
(4)20=2×2×5
X
X
X

8=2×2×2
15=3×5
12=2×2×3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第七单元
返回目录
折线统计图

①标题
②日期
③统计图
做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找到对应的横轴和纵轴的交点,并标上数据。
2、按照同样的方法根据数据大小描出其他各点。
3、用直尺依次连线。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知识归纳
1、标题
2、日期
3、统计图
1、找 2、描3、写4、连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1.(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条形
折线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生活应用题专项复习
返回目录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稻田,底
是20米,高是10米,平均每
平方米收稻谷1.2千克。这块
稻田共收稻谷多少千克?合
多少吨?
先独立解答,完成后
找身边同学互相检查。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一块三角形白菜地,底长
800米,高500米,共收白
菜5000千克,平均每公顷
收白菜多少千克?
先独立解答,完成后
找身边同学互相检查。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有一块梯形白薯地,上底10
米,下底15米,高30米,如
果平均15平方分米栽一棵白
薯,平均每棵收白薯2千克。
这块地共收白薯多少千克?
先独立解答,完成后
找身边同学互相检查。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用一块长1.8米、宽1.2米的
红布做直角三角形小旗,如
果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0.2米、0.3米,这块布可以
做多少面小旗?
先独立解答,完成后
找身边同学互相检查。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0.3
0.2
单位:米
1.2

1.8米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思考题
1.下图中红色部分面积和
黄色部分面积相比( )。
黄色部分面积大
红色部分面积大
一样大
不能确定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和一
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
积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
是10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
是多少?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二、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一)基本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两个物体 同时 从两地
相向(相背)而行
1.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几小时相遇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420÷(55+50)
=420÷105
=4(小时)
答:4小时相遇.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4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速度和 × 相遇时间 = 路程
(55+50)×4
=105×4
=42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
2.改为求路程的应用题: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 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速度和 – 客车速度 =货车速度
答: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420÷4 - 50
=105-50
=55(千米)
3.改为求某车速度的应用题: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二) 变化的相遇问题
1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420÷(55+50)
=420÷105
=4(小时)
55×4=220(千米)
50×4=200(千米)
2、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客车在距乙地多远的地方
与货车相遇
420÷(55+50)
=420÷105
=4(小时)
55×4=220(千米)
答:相遇时,客车行了200千米,货车行了220千米.
答:客车在距乙地220千米的地方与货车相遇.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二) 变化的相遇问题
3 、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2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
多少千米
(55+50)×2
=105×2
=210(千米)
420-210=210(千米)
4、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 5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
多少千米
答:2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210千米.
50×5-(420-55×5)
=105(千米)
答:5小时后客车和货车相距105千米.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二) 变化的相遇问题
5.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比客车快5千米,几小时相遇
420÷(50+5+50)
=420÷105
=4(小时)
答:4小时相遇.
6.两列火车从相距42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
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是客车的1.1倍,几小时相遇
420÷(50×1.1+50)
=420÷105
=4(小时)
答:4小时相遇.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
(二) 变化的相遇问题
7.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客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
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55千米的速度
从乙地开往甲地.货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480-50×1.2)÷(50+55)
=(480-60)÷105
=420÷105
=4(小时)
答:货车开出后4小时两车相遇.
返回目录
返回本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