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典例】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表
示硅酸盐的组成,其中不正确的是
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表示为
CaO·Al2O3·3SiO2·3H2O
B.镁橄榄石Mg2SiO4表示为2MgO·SiO2
C.正长石KAlSi3O8表示为K2O·Al2O3·3SiO2
D.高岭石Al2(Si2O5)(OH)4表示为Al2O3·2SiO2·2H2O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自主解答】选C。将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时,根据改写规律,判断出各元素的化合价,找出各种形式的氧化物,并依据金属活动性,依次为金属氧化物→SiO2→H2O,若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C项应为:K2O·Al2O3·6SiO2。
【变式训练】Al2O3·2SiO2·2H2O是一种( )
A.含氧酸 B.硅酸盐 C.铝酸盐 D.混合物
【解析】选B。Al2O3·2SiO2·2H2O是硅酸盐的一种氧化物的表示形式。
【典例1】化合物A、D、F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化合物B、C、E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些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其中A和B的反应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反应。
据此推断:
(1)在A、C、F中含有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___。
(2)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在___________中进行的(填设备名称)。
(4)C的水溶液和D能否发生反应?______。其理由是_____。若能够反应,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若不能,则此空不填)。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考虑以下两点:
【自主解答】最常见物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H2O及常见物质D、F,可知A为不稳定弱酸盐,又因A+B C+D是一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所以A为Na2CO3,B为SiO2。由C与盐酸反应生成E和F可知C为Na2SiO3,D为CO2,F为NaCl,E为H2SiO3。
高温
答案:(1)钠(Na) (2)Na2SiO3
(3)Na2CO3+SiO2 Na2SiO3+CO2↑ 玻璃熔炉
(4)能 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SiO32-+CO2+H2O====H2SiO3↓+CO32-
高温
====
【互动探究】反应Na2CO3+SiO2 Na2SiO3+CO2↑能否说
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该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不能。其反应原理是高熔点氧化物制低熔点氧化物,不能证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因为这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高温
====
【规律方法】重要无机物的工业生产原理
【变式训练】根据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
①生成物是硅酸盐
②反应条件是高温
③由含硅的物质作原料
④反应原理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分析水泥、玻璃的原料、生产条件和产品的组成可知D正确。
【典例2】下列关于钢化玻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是由Na2SiO3、CaSiO3和SiO2熔化在一起所得到的物质
B.是把普通玻璃放在电炉里加热,使之软化,然后急速冷却制得的
C.钢化玻璃与玻璃钢是同类物质
D.它的机械强度为普通玻璃的4~6倍,不易破碎,且破碎时,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自主解答】选C。该题考查对钢化玻璃成分的记忆及钢化玻璃的特性。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成分相同,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塑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二者不同。
【互动探究】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成分是否相同?为什么?
提示:相同。钢化玻璃是由普通玻璃加热后急速冷却得到的。
【变式训练】汽车、火车窗玻璃属于( )
A.石英玻璃 B.光学玻璃
C.玻璃纤维 D.钢化玻璃
【解析】选D。钢化玻璃具有机械强度是普通玻璃的4~6倍,不易破碎,且破碎时,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等特点,用于制造汽车、火车窗玻璃等。
【典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英和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B.制造水泥、玻璃和陶瓷的原料都含有石灰石
C.水玻璃在空气中易变质,因为
SiO32-+CO2+2H2O====H4SiO4↓+CO32-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易错选项】B
【易错剖析】
(1)易错选项分析
本题易错选B的原因在于混淆了水泥、玻璃和陶瓷三大硅酸盐产品的原料。
(2)其他错误选项分析:
【标准答案】C
1.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的主要材料在成分上属于( )
A.氧化铝 B.二氧化硅
C.硅酸盐 D.合金
【解析】选C。唐三彩属于瓷器,秦兵马俑制品属于陶器,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2.下列物质具有固定熔、沸点的是( )
A.水玻璃 B.水泥
C.明矾 D.钢化玻璃
【解析】选C。明矾的化学式是KAl(SO4)2·12H2O(十二水合硫酸铝钾),为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其他三项均为混合物。
3.下列制取水泥和玻璃的共同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生产所用设备相同
B.反应都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
C.原料中均有石灰石
D.都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解析】选A。制取水泥的生产设备为水泥回转窑;而生产玻璃的设备是玻璃熔炉。
4.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最终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
A.Na2SiO3溶液
B.Ca(OH)2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NaAlO2溶液
【解析】选B。A项最终得到硅酸沉淀;B项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消失;C项最终有碳酸氢钠析出;D项最终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选B。
5.高岭土是一种组成较复杂的硅酸盐,它的组成可表示为Al2Si2Ox(OH)y,试解决以下问题:
(1)Al2Si2Ox(OH)y中x、y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6 3 B.5 4 C.7 2 D.3 6
(2)高岭土的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_。
【解析】(1)解答此题涉及两个未知数x、y,但由化合价
规则只能列出一个方程,因而本题要用解不定方程的知识。根据化合价规则,Al为+3价,Si为+4价,O为-2价,OH为-1价,则有2×(+3)+2×(+4)+x×(-2)+y×(-1)=0,化简得2x+y=14,将A~D中x、y值代入,只有B项符合方程。
(2)高岭土的化学式为Al2Si2O5(OH)4,根据硅酸盐氧化物形式的书写原则,高岭土的氧化物形式为
Al2O3·2SiO2·2H2O
答案:(1)B
(2)Al2O3·2SiO2·2H2O
蛭石可制作耐火、保温隔热材料。某中学化学探究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蛭石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Ⅰ.相关资料如下:
①蛭石的成分可看成是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
②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及沉淀完全时的pH:
Ⅱ.相关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和中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2)写出由D制一种红色颜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工业上的耐火材料通常由F及滤液E进一步转化而成,请你分析滤液E中可能含有的成分__________,设计一个从滤液E制取耐火材料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
(4)滤液B和NaOH溶液反应时,应控制溶液的pH在7~8之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保证反应完全,所加入的盐酸和CO2都是过量的,各步实验的流程和得到的产物如图所示:
(1)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
(2)D是Fe(OH)3沉淀,加热分解可以得到红棕色的Fe2O3,可以做红色颜料。
(3)MgO和Al2O3可以做耐火材料,滤液E中含有NaHCO3、MgCl2、NaCl,从滤液E制取耐火材料可以有如下流程:
①NaHCO3 Na2CO3 MgCO3 MgO;
②MgCl2 Mg(OH)2 MgO。
(4)控制溶液的pH在7~8之间,Mg2+不能生成沉淀,Al3+转化为AlO2-,而Fe3+全部变成Fe(OH)3沉淀。
△
MgCl2溶液
高温
NaOH溶液
△
答案:(1)漏斗、烧杯、玻璃棒
(2)2Fe(OH)3 Fe2O3+3H2O
(3)NaHCO3、MgCl2、NaCl 将所得的滤液E加热煮沸一定时间(或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进行过滤、洗涤、干燥,最后进行高温灼烧
(4)根据表中数据,控制溶液的pH在7~8之间,Mg2+没有变化,Al3+转化为AlO2-,只有Fe(OH)3沉淀生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