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二(人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二(人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1 08:3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标内容]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要求]
第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基本要求 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和逐渐解体的原因与作用;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主要表现;认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感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体会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把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评价历史人物,懂得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
发展要求 知道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关系;分析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说明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最重大也是最深刻的变化,教学本课时应当在把握本专题总体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展开。
第二课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基本要求 知道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知道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体会民族经济兴衰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之道理。 
说明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包括民国初年、抗战前夕和国民党统治后期三个阶段,要注意把握这三个阶段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知识点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第三课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基本要求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理解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民主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这一道理。
发展要求 知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说明 本课重点是“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史实的掌握是探讨的前提,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联系前两课的有关内容。
[会考标准]
知 识 条 目 考试要求
合格 优秀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aaba bbcc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aa bc
第一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知识与能力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会用观察法、比较法和阅读法等学习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教学难点: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初创时期的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的原因。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经济
中国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原因:①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②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表现:
最重要的是自然经济解体: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洋行大量增加;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贸易中心转移。
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1)社会条件
在中国封建社会母胎中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尚未形成近代资本主义经济,但它毕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从而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而且外国资本主义创办的在华企业,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起了带头、示范和准备技术力量的作用。
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对人才的培养及民用企业中对私人资本的吸收,都对稍后产生的民族资本起过促进作用。
在这些条件逐渐成熟的情况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了。
(2)概况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地域:东南沿海(历史地理因素)。
历史: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因此经济基础较好;较早开放
地理:区域优势:交通便利;原料丰富;地形条件优越;气候适宜
政治:统治者为适应外国侵略需要,政策上倾斜,发展资本主义的阻力较小。
代表: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此外,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也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基础的发展。
特点:“先天不足”与“后天畸形”。
2、初步发展
(1)原因:外国入侵,进一步破坏了自然经济;“实业救国”和“设厂自救”的浪潮;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概况
创办人 地址 企业
张謇 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 江苏无锡 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 河北唐山 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冯济川 山西 保晋矿务公司
同时通过幻灯片打出于张謇、周学熙以及荣氏兄弟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的认识。
(3)近代民族企业的特点:分布地区和部门不平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小。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二课 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知识与能力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阅读理解学习法、探讨式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民族资本家创业的艰辛及顽强的意志,培养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的原因;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现入困境的原因;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教学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与压迫;
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
1、原因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爱国运动
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特点
主要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完整工业体系
一些主要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春天”短暂,昙花一现
3、影响
一方面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1、原因:
币制改革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发展概况: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限制因素:
官僚资本的控制(比较详细地介绍一下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的控制情况:四大家族及典型案例:宋子文侵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帝国主义的压迫
三、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1、命运: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2、原因
物价猛跌,外贸逆差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的经济侵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从分布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看,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地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影响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
历届政府的鼓励
人民的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实业家自身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阻碍因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第三课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知识与能力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片的能力,加强定量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民族资本家的创业过程中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从历史史实中得出中国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历史命运。
教学难点:“以图阅史”的能力,“古为今用”的能力。
一、夹缝中求生存
☆《大染坊》主题歌:
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心中的滋味却有苦有咸/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风华望眼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早知道这命运由天注定/我是否还要走万水千山/也许白发已无法遮掩/我还要把等待留在身边/也许爱恨瞬间一刹/我要把感动留在人间/留在人间/人间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
1、特点:双重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2、斗争原因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3、斗争事例
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抵制日货的决议;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一二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
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从分布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资金技术上看,难以与外资抗衡;从部门上看,主要是轻工业;从发展原因看,客观上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地位
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封建经济日益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出现了新的成份,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并得到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民主革命的发展:在近代工业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的同时,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也随之引入,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了拓荒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派,他们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逐渐成长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而这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成为民族资产阶级走向政治舞台的物质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按政治地位经济力量不同,可分为不同的阶层:第一,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密切地关系。他们不是封建政权中的当权者,对封建制度有抵制;他们有依赖帝国主义的一面,但与帝国主义也有矛盾。一般来说,他们欢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期望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但又害怕暴力革命损害其自身利益,希望走君主立宪的道路。爱国图强的戊戌变法就反映了他们的愿望。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主要是中小资本家,他们所经营的近代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经济力量比较脆弱,政治上缺乏有力的靠山。他们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系较少,且常常感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便是由他们发动和领导的。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业:随堂练习
教后记: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北洋政府
清政府
国民政府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
一战期间(1912-1919)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抗战时期(1937-1945)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夹缝中产生
陷入困境
受到沉重打击
短暂发展
短暂的春天
初步发展
外国侵略者
军阀政府
封建势力
限制中国
机器进口
政府
不正式承认
不平等条约
收买、敲诈
甚至没收
直接投资
加入官股
大举内债
滥发纸币
苛捐杂税
官僚资本主义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
侵华战争
中国民族工业
由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夹缝中生存,由于受剥削、压制而日益萎缩
封建主义
外国
资本主义
官僚
资本主义
民族
资本主义
结 赖
勾 依

勾 附

压制束缚
说明:民族资产阶级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
由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
依 赖
革命性
妥协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