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人教版5.5.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八年级上人教版5.5.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9-11 08:4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堆起的一个个草垛咋处理?
秋季来临,浮山林区内产生了大量的枯草、枯枝落叶,增加了林区火灾隐患。于是浮山管理人员每天清理大量枯枝落叶,在山上堆起了一个个草垛,火灾隐患仍然存在,有关部门请市民帮忙想办法。现在请同学们帮忙拿主意。
有关部门请市民帮忙想办法
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08-10-17 记者 胡希平
图为浮山管理人员清理枯草、枯枝落叶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枯草杆菌
青霉菌
一个月后
(1)该图片内容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为什么?
(可以,图片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而且还有阳光、水等非生物因素)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作用示意图
2、细菌、真菌主要靠生物遗体中的什么物质生活?
(有机物)
3、这些物质被细菌、真菌利用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4、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又能被谁吸收和利用?进而又变成什么物质?
(绿色植物)
(有 机 物)
请归纳总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细菌和真菌把生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等物质,这些物质又被绿色植物吸收,进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也为动物提供了食物。这样就形成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一、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 分解为 、 、 等无机物 , 这些物质又能被 吸收和利用,进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因此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极大地促进了物质循环。
有机物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

无机盐
有机物
第一小组
细菌引起人患病
孩子猩红热当感冒治 洋洋昨求医得知再晚些来会引发心肌炎 青岛新闻网 日期: 2007-02-27 来源: 青岛早报

 
电镜下的链球菌
(颜色经人工处理)
发炎扁桃体
丹毒
细菌引起人患病
第二小组
真菌引起人患病
臂癣
足癣
甲癣
足癣、臂癣、甲癣 统称体癣,都是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形成的比较顽固的皮肤病
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小麦叶锈病等也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从植物体吸收大量营养,使作物严重减产。
真菌
细菌
(链球菌)
猩红热
足 癣
扁桃体炎
连连看
小麦叶锈病
玉米瘤黑粉病
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以菌治虫
细菌农药——苏云金杆菌。
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菜青虫等。
真菌农药-——白僵菌。
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大豆食心虫等
它们都是人类的好帮手
形形色色的地衣
知识窗
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它具有“溶化石头”的力量,它是新世界的拓荒者,是一片不毛世界的第一个登陆者,更为奇怪的是,它不是一种生物,而是两种生物和平共处的混合体,即真菌和藻类,这就是地衣—— 生物界共生关系最成功的典范。用途也很广泛,如可食用、提取染料等。
6亿年变迁——地衣变化不大
地衣的横切面
藻类
真菌
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
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根上长有根瘤,根瘤中生活着根瘤菌,根瘤菌可以将空气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三、与动植物共生
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细菌、真菌
1、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食物的来源 B.能释放氧气
C.能净化空气
D.能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2、大部分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原因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进行无氧呼吸
C.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进行有氧呼吸
D
C
3、有些细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
A、寄生 B、共生 C、自养 D、异养
4、地衣是由以下那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组成的?( )
A 、真菌和植物的根部 B 、原生物和藻类
C 、细菌与藻类 D 、真菌和藻类
5、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豆科植物生长良好?( )
A.醋酸杆菌 B.根瘤菌
C.乳酸杆菌 D. 甲烷细菌
B
D
B
6.下列细菌和真菌中,营寄生生活的是( )
①人体中的链球菌 ②人体皮肤中的真菌 ③使玉米得黑粉病的真菌 ④地衣中的真菌 ⑤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 ⑥腐烂香蕉中的枯草杆菌
A.①②③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A
识图回答:
1、图中标号 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B和C在生态系统成分中统称 。
3、能分解生物遗体D的主要是自然界中的 等
4、 D通过分解作用能促进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 。
5、B、C、D的营养方式都是 。
6、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存除需要阳光之外,还需要 等非生物条件。
A
B
C
D
A
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
循环
异养
空气、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哪位诗人?蕴含了什么样的科学道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源自清代的文学家龚自珍的《乙亥杂诗》
花瓣从枝头飘落到地面上,所含有机物就被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促进植物生长。
俗语“种豆肥田”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