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水的组成——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共12题)
1.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1中得到O2 B. 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 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3.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一实验中b管内产生的气体有助燃性
B. 图二实验加入少量水后,软塑料瓶会变瘪
C. 图三实验加入适量水后所得液体可使酚酞溶液变红
D. 图四实验中的水参加了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4.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 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吸收放出的热量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破裂 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时,应将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 用量筒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 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要预先在瓶中加入少量水
D. 胶头滴管取液后,可直接平放在桌面上
6.下列有关通电水分解的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水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D. 水分子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7.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水不参与反应
B. 水不能分解为H2和O2
C. 常温常压下水的液体
D. 干冰融化得到H2O
8.有关电解水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 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导电性),反应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形容器内液面下降
B. 液体中氢氧化钠的浓度增大
C.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负极的两倍
D.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0.下列有关化学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B. 打开盛放浓H2SO4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C.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2气体
D. 电解水时,电极上产生气泡,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2:1
11.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
实验装置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量筒中的水:降温,吸收白烟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A. A B. B C. C D. D
12.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B. 量筒中水: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的变化得出发生反应的O2的体积
C. 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D.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
二、多选题(共2题;共6分)
13.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
A. 吸收反应的生成物
B. 提供热量并隔绝氧气
C. 排尽瓶中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D. 烧杯内的水用于倒吸进烧瓶内与生石灰发生反应
1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 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 ①→②→③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三、填空题(共2题)
15.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
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如何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
16.水是由大量的________构成,化学符号是________,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
四、综合题(共5题)
17.如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
(1).试管 (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18.如图所示为和水有关的三个实验。
图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图2电解水
图3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
(1)图1所示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反应所属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图2所示的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可用________检验玻璃管a内产生的气体。a内气体是________,b内气体是________。当b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________mL气体。
(3)实验室常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理由是________,蒸馏所得的水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9.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左图中海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溶液俗称食盐水,食盐水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右图试管B中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试管A所对应的电源是________ (填“正”或“负”)极;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20.为研究水的组成,实验室用直流电电解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________,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
(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____色火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________。
(3)利用“新能源制氢设备”电解18kg水,理论上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kg。
21.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从微观角度看,主要原因是水分子的________明显变大。
(3)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C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A
11.【答案】 C
12.【答案】 A
二、多选题
13.【答案】 A,D
14.【答案】 C,D
三、填空题
15.【答案】 2: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打开b导管口处活塞,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16.【答案】 水分子;H2O;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
四、综合题
17.【答案】 (1)b;2:1
(2)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答案】 (1)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氢气+氧气 水;化合反应
(2)带火星的木条;氧气;氢气;5mL
(3)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纯净物
19.【答案】 (1)混合物;Na
(2)O2;负
(3)A,C
(4)A,B
20.【答案】 (1)1:2;2H2O 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
(2)淡蓝色;2H2+O2 2H2O;纯度
(3)16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1.【答案】 (1)水分子
(2)间隔
(3)2H2O 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