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作者:八音魔琴
请大家猜一个简单的字谜:酉时下大雨
关于酒的诗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
唯有杜康
对酒当歌
,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举杯销愁愁更愁
潦倒新停浊酒杯
关于酒的诗歌
,青春作伴好还乡。
,怎敌它,晚来风急!
,去年天气旧亭台。
白日放歌须纵酒
三杯两盏淡酒
今宵酒醒何处
一曲新词酒一杯
借问酒家何处有
?杨柳岸,晓风残月。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导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
作者:八音魔琴
将 进 酒
李 白
解题
《将进酒》:将,qiāng,请、愿之意。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知人论世
知 人 论 世
字 ,号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
诗人,被贺知章称为“ ”,被后人誉为“ ”。
李白的诗 ,富于自我表现,主观抒彩十分浓烈,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艺术成就极高。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谪仙人
诗仙
豪放飘逸
知 人 论 世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写于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写作背景
初步诵读
初 步 感 知
1.把握节奏,画出韵脚。;
2.读准节拍;
全诗以七言为主,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综。诵读时充分把握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3.初步感知情感。
初 步 感 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探究
情 感 思 路
这首诗中,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赏 析 诗 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四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起兴——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为人生短促而悲
赏析诗句
面对人生短促的悲叹,作者想到的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诗人深知“白发如丝叹何益”,转悲为欢。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但在他看来,朋友间的聚会也同样是人生中的快事。想到这,他顿生豪情,相信自己将来必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与此气派相当,作者描绘了一场盛筵,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筵宴气氛痛快,诗句豪壮。
诗人这种欢乐感情是真实的,也是高尚的,不同于凡夫俗子的只图一醉方休,因为他说出了“尽欢”的正当理由。
为朋友相聚而乐
赏析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这是诗人自我价值的宣言,展示了诗人深藏着的一颗怀才不遇而渴望积极用事的痛苦的心灵,完全可以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媲美。
他相信自己的才能总能施展,这种乐观自信的精神,慷慨激昂的气概,是李白面对失意坦然自若的思想基础,是引导他不断进取的一盏明灯,就连无数吟诵此诗的后来者也深深体会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仕的积极本质。
天生吾徒有俊才
千金散尽还复来
(敦煌版)
赏析诗句
至此,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
诗人那“眼花耳热”(李白《侠客行》: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的醉态跃然纸上,恍然使人如闻其高声劝酒:“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似乎听到了诗人在席上频频的劝酒声。
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对手,不但“忘形到尔汝”,诗人甚而忘却是在写诗,笔下之诗似乎还原为生活,他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以下八句就是诗中之歌了。这着想奇之又奇,纯系神来之笔。
赏析诗句
古代贵族吃饭要鸣钟列鼎,所以“钟鼓”代指贵,“馔玉”是指精美如玉的食物,所以可以代指富。
“钟鼓馔玉不足贵” 是诗人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 。
“钟鼓”二句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还集中表现了他离开长安至今的愤激之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赏析诗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但这又不仅是为了一己遭遇,还想到了古今圣贤,他们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为统治者所用。诗人说他们寂寞,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他们惋惜乃至抱不平。
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愤怒嘲讽。
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并化用其《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
曹植举行宴会畅饮,为的是空有超群才华,却遭兄、侄猜忌,不得用,借酒浇愁。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为怀才
不遇而愤
赏析诗句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
这种狂放,是诗人的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万古——千秋万代,夸张,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绪。因此,李白笔下的愁,不再是发泄个人情感,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替从古至今追梦者发声,这的的确确是“万古愁”。
为释放
情感而狂
李白的痛苦要如何排解?
赏析诗句
作者想为千古追梦人同销的 “愁”指什么?
为何而愁
一愁
二愁
三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探析情感
悲
欢
愤
狂
为人生
短促而悲
为朋友
相聚而乐
为怀才
不遇而愤
为释放
情感而狂
诗人感情的发展脉络:
探索讨论
这是作者怀才不遇心中郁闷借酒浇愁的愤激之词。表达了他对当时权贵的鄙视。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寻找本文主旨句
这首诗的基调是
激愤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小结
本诗小结
诗人以狂歌痛饮的方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愤慨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自豪。
艺术风格:豪放
表现技巧:夸张
拓展练习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做一比较,说说二者表达的感情和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昂扬
低沉
委婉
直白
不愿醒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