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阳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原阳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04 17:2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阳三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完卷时只要上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图1所示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2.夏季的海南,每当天气特别闷热,午后往往乌云
密布、电闪雷鸣,下起雷阵雨, 不久雨过天晴。
这种降水的类型是图2中的( )
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计价,其主要目的是( )
A.倡导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居民收入 D.发展淡水养殖业
4.大气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 )
A.热力环流 B.气旋和反气旋 C.三圈环流   D.大气环流
5.太阳黑子出现在(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平流层
6.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结合图3完成7~8题。
7.“天宫一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天宫一号”奔月期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酒泉白昼逐渐变长
B.酒泉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酒泉昼短夜长
D.酒泉的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图4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①②③④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从气流运动看,该图表示的是:( )Co
A.北半球气旋 B.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11.若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以东的洋面上,则上海吹:(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偏东风 D.偏北风
1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人文优势是(  )
A.劳动力 D.科技
C.交通 D.市场
读下表,完成13~15题。
13. 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4. 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
A. 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 自然增长率增加
C. 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D. 劳动力数量减少
15. 1982年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经济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
上海原是一个小渔村,自清朝开埠以来,工商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和港口。据此回答16~17题。
16.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
17.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
A.广阔的经济腹地 B.高素质的劳动力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矿产资源丰富gkst
18.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某岛国的人口资料表,回答19--20题。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 25万
2007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19.由该表可知,该岛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
A.25万 B. 30万 C.35万 D. 45万
20.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实际人口数量只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大于最适宜人口容量,就不会出现环境、资源问题
C.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科技水平越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该岛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个固定值,无论时间、条件怎样变化,该值是不会变化的
21.从经济因素来考虑,城市的各种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5),回答22~23题。
22.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加大
23.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B.地表水下渗增多
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实现了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也给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开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此回答24~25题。
24.新疆哈密瓜味甘如蜜,奇香袭人,享誉国内外。新疆盛产哈密瓜的突出气候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热量充足 ③昼夜温差大 ④降水丰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5.目前,新疆在发展特色农业同时不断研究核桃、石榴、葡萄等果蔬精深加工新工艺,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其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科技 C.政策 D.交通运输
读图6“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 图中表示沉积岩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7. 图中①~④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岩石圈是指(   )
A. 整个地壳 B. 地壳和软流层
C. 地壳和下地幔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读图7“地球上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回答29~30题。
29.①风带表示(   )
A.东南信风带 B.极地东风带
C.中纬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30.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2分)
A__________,E__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2分)
(3)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规律,该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形成的;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规律,该分异规律在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最明显。(4分)
(4)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2分)
32.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处地质构造是   ;丙处地质构造是   。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是  处,地下水要在   处找。(4分)
(2)甲处地貌是   (山或谷),形成的原因是 。乙处地貌是   ,形成的原因是 。(4分)
(3)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该循环包括蒸发、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 2分 )
33.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如图14),城市人口56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20年后城市人口预计达113万。根据图中信息简述促进该城市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 。(2分)
(2)该市工业区布局的主要特点为: ; 。 (2分)
(3)该在的常年风向可能是 ;该城市的工业最可能是以 (石油开采、钢铁、电子计算机制造、纺织)工业为主。(2分)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地,地租最高的是 地。A、D两地居民区中,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 (4分)
34.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本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分)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盆地
(2)图中陡崖最高处的海拔大约为( )(2分)
A.375米    B.396米 C.407米    D.418米
(3)计划沿原公路方向建设高速公路,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现在甲点至丙点的路基施工中,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将甲、丙之间挖去多余的土石,直至推平,并将挖出的土石填在甲丙之外的路基)两个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一些? ;并说出你的理由:
(2分)
(4)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双选)  (   )(选错不得分,选对一个得1分)
A.植草铺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车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5)乙地的地形部位为 ;乙、丙、丁三地中,在山顶S处不能观察到经过的车辆的是 地。(2分)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BAAAA 6-10 BCCBA 11-15 DABCC 16-20ADDAC 21-25 CCCAB 26-30 DCDD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AE.(10分)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分)
(2)C E(2分)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中纬度(4分)
(4)D 非地带性或海陆分布(2分)
AE.(10分)
(1)背斜 断层 甲 乙(4分)
(2)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4分)
(3)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2分 )
33.(10分)
(1)矿产丰富 交通便利(2分)
(2)分布在城市的外围 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分)
(3)东南风 钢铁(2分)
(4)C C D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4分)
34.(10分)
(1)C (2分)
(2)C (2分)
(2)“开山推土” ①两地间实际距离不长,相对高度不大,施工和维护都比较方便;②开山之后的土石可就近应用于甲至丙段之外的路基,取材便利。(2分,任答一点得1分)
(2)AD (2分)
(5)鞍部 乙(2分)
图3
图4
图6
图7
N
图1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