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将进酒》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将进酒》课件(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8:0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选必上册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领悟诗人“狂瞅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复杂情感。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感受诗歌中诗人的自我形象。
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劝酒放歌,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素养目标
目 录
拓展探究
研读文本
初读文本
课前预习
课堂导入
目录
01
课堂导入
第一章
课堂导入
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起码还会榨出半斤酒来。
——诗人洛夫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赠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不见》
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明·徐增
课堂导入
李白自己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俯拾即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课堂导入
李白自己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俯拾即是:
“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
——《叙赠江阳宰陆调》
“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
——《赠刘都史》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 对酒相待 以诗见招》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之三
01
课前预习
第二章


称号
朝代
诗派
爱好
诗风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
唐代
浪漫主义诗人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飘逸奔放、雄奇壮丽
(701年—762年)
作者简介
以奇文取称
--元稹
才大语终奇
--钱起
才矣奇矣
--白居易


长安



汉水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江夏
洞庭湖


金陵
扬州
淮南
姑苏
荆门
安陆
襄阳
终南山
洛阳
齐州
镜湖
天姥山
李白一生漫游图
14岁 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 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 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 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 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 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 病逝当涂
“儒”即“入世”思想。也就是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几次投身官场的原因,走仕途也曾是李白的人生理想。
“道”即“出世”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
“侠”即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
儒、道、侠的复杂思想



作者简介
李白的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作《将进酒》
(752)
与友作别,
作《梦游天姥吟留别》
(745)
《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
背景简介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 qiāng ),请、愿之意。
《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解题
李、岑、元三人相聚饮酒之事,在《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中有生动的记载。全诗如下: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宵。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余未相知,茫茫绿云垂。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墀。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将进酒》很可能就是这次酒宴上的祝酒辞。
创作背景
01
初读文本
第三章
樽 馔
裘 烹
恣 谑
zūn

qiú
zhuàn
pēng
xuè
字词积累
青丝:指黑发。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指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
馔玉:精美的饭食。
词语解释
01
研读文本
第四章
《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请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研读文本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年华易逝、宦海沉浮中的种种坎坷、屈辱、苦闷,怀才不遇的不甘),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研读文本
前四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悲伤;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功业未成;
空间:
时间:
对比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宏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
《将进酒》感情奔放,气势雄浑,曲折低回,跌宕起伏。请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字词。
研读文本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主旨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蔑视,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研读文本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曹丕病逝后,继位的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主旨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蔑视,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研读文本
这万古的愁,愁什么?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三愁
万古愁
且为乐
饮酒之乐
朋友之乐
自信之乐
三乐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研读文本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
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总结

人生短促
愤激
怀才不遇

有酒痛饮

呼儿换酒
基调
总结
01
拓展阅读
第五章
拓展阅读
《李太白诗集》:严羽评: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赏摘。盖他人作诗用笔想,太白但用胸口一喷即是,此其所长。
《唐诗广选》:转折动荡自然(“岑夫子”二句下)。杨升庵曰:太白狂歌。实中玄理,非故为狂语者。
《唐诗解》卷上:此怀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
《此木轩论诗汇编》:“惟有饮者留其名”,乱道故妙,一学便俗。
《古唐诗合解》:太白此歌豪放极矣。
《而庵说唐诗》: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干古无双。
《唐诗选胜直解》:此诗妙在自解又以劝人。“主人”是谁?“对君”是谁?骂尽窃高位、守钱虏辈,妙,妙!
《唐诗合选详解》:王翼云曰:此篇用长短句为章法,篇首两个“君不见”领起,亦一局也。
《唐宋诗举要》:吴曰:驱迈淋漓之气(“人生得意”一句下)。吴曰:豪健(末句下)。
《李太白诗醇》:一起奇想,亦自天外来。
程玮
选必上册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