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寓言四则》课时训练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B.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C.《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再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2.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家无井面出溉汲(gàijí) 中伤(zhōng)
B.躇步跐蹈(cǐ) 杞人忧天(qǐ)
C.身亡所寄(wáng) 废寝食者(qǐn)
D.舍然大喜(shè) 充塞四虚(sè)
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他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报纸上刊登了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某地不法商贩用工业酒精制酒导致多人中毒。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5.下面对语句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B.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C.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D.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整天都在地上走了又停,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二、填空题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穿井得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奈何忧崩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亦不能有所中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7.谣言,即不实的传闻的滋生和泛滥,会导致许多人成为受害者。为此,七年级(1)班开展“我看网络谣言”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漫画解说)静怡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这幅题为《网络谣言》的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表达的观点。
(2)(材料探究)阅读下面的案例,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案例一
2020年2月5日13时许,周至县公安局四屯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有人通过抖音上传发布“村霸收费放车”视频,请公安机关核实处理。接报后,四屯派出所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在四屯镇党委政府及县公安局网侦大队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认真调查,确认了造谣滋事者的身份信息和住址,于当日17时许,将发布不实言论的陈某某依法传唤到执法办案中心。
案例二
2020年2月6日,部分微信群中有一则“华宇理想国小区××号楼×单元×××户新增确诊两例新型肺炎患者”有关信息。西安航空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着重声明,目前辖区尚无疑似及确诊的新型冠状肺炎病例,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将依法调查处理。
(3)(献计献策)如何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
①请你提两点建议。[第(2)题材料中涉及的方法除外]
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8.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擦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字。
(2)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9.文学常识填空。
(1)《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是先秦______家的代表著作,是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2)《杞人忧天》节选自《______》,作者相传为战国时期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__。
10.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秦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课文题目:
理由: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 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 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1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1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
1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乙)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①素:白色的。 ②缁(zī):黑色。
15.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身亡所寄。 亡: (2)若屈伸呼吸。 若:
(3)若躇步跐蹈。 跐蹈: (4)衣素衣而出。 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18.“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那么“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意在批评什么?
“杞人”担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布打狗》这则故事意在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
B.尽管公司目前的发展形势可喜,但人们的顾虑并非是杞人忧天。
C.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
D.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2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选自《韩非子》)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①何故一足________ ②夔一而足矣________
③使为乐正________ ④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
⑤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⑥国人道之________
(2)下列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何故一足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B.宋之丁氏 学而时习之
C.有闻而传之者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哀公问于孔子曰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吾闻夔一足,信乎?
②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阅读两则寓言,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我认为这两则寓言都告诉我们:________。
乙:你说得真好,这两则寓言故事,不仅对我们的生活有启示,还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________。
丙:听了你们的对话,老师很欣慰。看来,你们也可以做小老师了,教弟弟妹妹这样读寓言:________。
六、课内阅读
21.读下列寓言,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①,家无井,出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③。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④。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注释):①氏:姓。②汲:音jí,从井里打水。③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④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⑤使:使用,使唤,指劳动力。于:到,向。
(1)解释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及其家穿井________ 国人道之________ 对曰________ 若此________
(2)宋君所听说的事和丁氏所言之事有什么不同?
(3)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D
6.(1)挖掘、开凿。 (2)待,等到。 (3)讲述。 (4)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 (5)应答,回答。 (6)告知,开导。 (7)为何,为什么。 (8)伤害。 (9)同“释”,解除、消除。
7.(1)(示例)网络谣言就是杀手,太危险了!
(2)制造、散布谣言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①(示例)a.完善规范网络行为的法律制度。b.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②(示例)遏制网络谣言,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8.(1)示例:毛笔书写的“人”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形成“众”,繁体“書”字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
(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9.(1)杂 吕不韦 (2)列子·天瑞 道 列御寇
10.(1)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示例:选择 人这一生,要面临许多次的选择,《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医生选择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的人。
(3)我认为不必苛求于此。并不是所有的嘉宾都是播音员或者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一篇文章最能打动听众的是真挚的情感,如果朗读者通过深情演绎感染了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我觉得读音不准、吐字不清都可以忽略不计。
11.此“笑”揭示出赫尔墨斯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12.(1)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2)得意忘形,炫耀自己的胜利。
13. (1)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2)骄兵必败
14.B
15.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16.(1)亡,同“无”,没有
(2)若,你
(3)跐蹈,踩、踏
(4)衣,穿着。
17.(1)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假如你的狗先前去的时候是白的,而回来时却是黑的,你难道不奇怪吗?
18. 主要原因: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 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
19.C
20.
(1) 原因、缘故 足够、够 担任、做、当 从井里取水 等到、待 讲述
(2)D
(3)①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②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4) 示例一:凡是听到传闻,都必须深透审察。对于人都必须用理进行检验。 示例二:对于传闻,要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 示例三: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在学习中,既要学习探究书本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读懂篇幅短小的故事,感受凝练的语言、简单的结构;虚构的故事情节;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的运用。读出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
21.
(1) 等到 谈论 回答 像
(2)宋君听说丁氏家打水井打出一个人,而丁氏的意思是说因为打出水井后省出一个劳动力。
(3)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