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望海潮
扬州慢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自度此曲 度:谱写,作曲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厌:满足
C.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料想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山水景色
2.下列对“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很悲哀。
B.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像《黍离》一样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C.千岩老人的诗我认为像《黍离》一样悲哀。
D.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3.下列对《望海潮》和《扬州慢》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词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情景。
B.“二十四桥仍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已荡然无存,抒发了词人的无限痛惜之情。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
D.柳永《望海潮》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缓慢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就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指代的人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谢公宿处今尚在
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⑤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①谢灵运 ②杜甫 ③刘义隆
④虞舜 ⑤白居易 ⑥贺知章
B.①谢安 ②杜牧 ③辛弃疾
④楚怀王 ⑤王昌龄 ⑥王之涣
C.①谢灵运 ②杜牧 ③霍去病
④虞舜 ⑤贺知章 ⑥李龟年
D.①谢灵运 ②杜牧 ③刘义隆
④虞舜 ⑤贺知章 ⑥李龟年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凤归云
柳 永
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①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②,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注】①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故以阳乌为太阳的代称。②五湖烟浪:用春秋时范蠡与西施之典。吴越争霸,相传越灭吴后,灭吴有功的范蠡挂冠归隐,携西施泛游五湖。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词开篇点明时令——深秋、夜阑,交代了地点——西郊、陌上,并连用“肃”和“凉”两字,营造了寒冷萧瑟的凄清氛围。
B.词的上片中,词人用工笔描画出深秋深夜特有的景象,刻画出一个深秋寒夜兼程奔波的行客形象,表现了行役的辛苦与人生的坎坷。
C.下片中,“云泉”“尘土”“壮节”分别喻指“山水之乐”“官场”“理想抱负”,表现了词人热衷于仕途的进取与世俗的享乐。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细致生动,抒情深挚哀沉。其题材由柳词以往的春女善怀转变为秋士易感,拓展了柳词的表现领域。
7.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的意蕴。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淡黄柳
姜 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③。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客居合肥:宋光宗赵惇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南侵,南宋偏安,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宅:指赤阑桥西客居处。
8.下列关于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中“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 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望海潮
秦 观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①俊游,铜驼巷陌②,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③夜饮鸣笳④。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⑤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①金谷:指晋代石崇所筑的金谷园。②铜驼巷陌:指铜骆驼,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③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④笳:即胡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乐器。⑤兰苑:美丽的园林,也可指西园。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梅英”即梅花,“冰凘”意为冰冻融化,“东风”则指春风,点明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11.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三、语言运用
12.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句式,在文中另写两个句子。
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读《雨霖铃》我懂得了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无奈; ; 。让自己借助于那些线装书、黄纸页、毛笔字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浪漫大婉约,去体会古代人物的大悲伤大喜悦……
13.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某同学朗诵了下面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歌颇受同学们喜爱,请从思想和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儿,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4 望海潮
扬州慢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自度此曲 度:谱写,作曲
B.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厌:满足
C.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料想
D.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烟霞:山水景色
答案:B
2.下列对“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这句话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很悲哀。
B.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像《黍离》一样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C.千岩老人的诗我认为像《黍离》一样悲哀。
D.千岩老人认为《黍离》这首诗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答案:B
3.下列对《望海潮》和《扬州慢》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过春风十里”这句是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词人这里是反衬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荒凉情景。
B.“二十四桥仍在”化用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昔日的热闹景象,而今已荡然无存,抒发了词人的无限痛惜之情。
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这三句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写出了杭州富民比豪华、斗阔气的情景。
D.柳永《望海潮》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相去不远。
答案:D
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缓慢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就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慢词。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指代的人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谢公宿处今尚在
②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③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⑤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①谢灵运 ②杜甫 ③刘义隆
④虞舜 ⑤白居易 ⑥贺知章
B.①谢安 ②杜牧 ③辛弃疾
④楚怀王 ⑤王昌龄 ⑥王之涣
C.①谢灵运 ②杜牧 ③霍去病
④虞舜 ⑤贺知章 ⑥李龟年
D.①谢灵运 ②杜牧 ③刘义隆
④虞舜 ⑤贺知章 ⑥李龟年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凤归云
柳 永
向深秋,雨余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①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②,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注】①阳乌:太阳。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有三足乌,故以阳乌为太阳的代称。②五湖烟浪:用春秋时范蠡与西施之典。吴越争霸,相传越灭吴后,灭吴有功的范蠡挂冠归隐,携西施泛游五湖。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词开篇点明时令——深秋、夜阑,交代了地点——西郊、陌上,并连用“肃”和“凉”两字,营造了寒冷萧瑟的凄清氛围。
B.词的上片中,词人用工笔描画出深秋深夜特有的景象,刻画出一个深秋寒夜兼程奔波的行客形象,表现了行役的辛苦与人生的坎坷。
C.下片中,“云泉”“尘土”“壮节”分别喻指“山水之乐”“官场”“理想抱负”,表现了词人热衷于仕途的进取与世俗的享乐。
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写景细致生动,抒情深挚哀沉。其题材由柳词以往的春女善怀转变为秋士易感,拓展了柳词的表现领域。
答案:C
7.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的意蕴。
答案:①幸有大自然的“五湖烟浪”,可以载着“一船风月”,归入其中终老,过着渔樵的闲适生活。②词人用“五湖烟浪”“一船风月”来借指闲适自在的隐居生活,并借用范蠡和西施归隐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志。③“幸有”写出了词人仕途不顺后对仕途的厌倦,而“会须”二字强调了词人此刻归隐的决心。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淡黄柳
姜 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③。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客居合肥:宋光宗赵惇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南侵,南宋偏安,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宅:指赤阑桥西客居处。
8.下列关于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首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中“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念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自古逢秋悲寂寥”, 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答案:B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答案:①词人看尽柳色的风光,觉得此乃江南旧识,这鹅黄嫩绿的垂柳就带有了词人客居异乡的万般愁绪;②异乡又逢寒食,词人唯怕花落春去,可见词人惜春伤春的迟暮之悲;③全词写生机勃勃的柳色春景,反衬空城巷陌的荒凉凄清,这些景象则暗含了词人感世伤时的家国之痛。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望海潮
秦 观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①俊游,铜驼巷陌②,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③夜饮鸣笳④。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⑤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①金谷:指晋代石崇所筑的金谷园。②铜驼巷陌:指铜骆驼,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③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④笳:即胡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乐器。⑤兰苑:美丽的园林,也可指西园。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梅英”即梅花,“冰凘”意为冰冻融化,“东风”则指春风,点明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
B.下片“碍”和“妨”,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
C.“兰苑”二句,暗中转折,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心中情感,呼应上片“柳下桃蹊”。
D.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景起情结,今昔交错,虚实交融,含蓄委婉。
答案:C
11.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①惆怅之情,年华逝去之感。“絮翻蝶舞”“柳下桃蹊,乱分春色”,美丽的春色引起词人“芳思交加”的惆怅之情;“东风暗换年华”道出词人心中又是一年春来到的光阴流逝之感。②怀旧之情。“金谷俊游”以下几句写的都是旧游时的游乐欢愉之情。③慨叹仕途失意之情。“重来”“兰苑”旧地而“是事堪嗟”,又“时见栖鸦”和“到天涯”,表明词人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之深。
三、语言运用
12.仿照画横线句子的句式,在文中另写两个句子。
现代社会,古典心情不可或缺。常常希望煮茶饮酒,箫与鹿品,琴送鹤行,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徜徉。读《雨霖铃》我懂得了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无奈; ; 。让自己借助于那些线装书、黄纸页、毛笔字去感受古代文学的大浪漫大婉约,去体会古代人物的大悲伤大喜悦……
答案:示例:读《离骚》我懂得了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 读《登高》我懂得了杜甫“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 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我懂得了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任选其二)
13.在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会上,某同学朗诵了下面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歌颇受同学们喜爱,请从思想和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赏析。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儿,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答案:①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三片绿叶比喻为三只小鸟,又将小鸟拟人化,写它们的歌唱和呼喊。②诗歌选用树桩、嫩叶等意象,运用象征手法,用嫩叶的歌唱表现对生机、希望的赞美和渴望。③语言清新,明白易懂,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