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6.《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同步练习 (答案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6.《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同步练习 (答案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4 18:14:05

文档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     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之情。
(2)20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     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3)艾青对他的保姆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     的。
A.庄严肃穆  激动  刻骨铭心
B.寒冷萧条 激动 刻骨铭心
C.寒冷萧条 感激 耿耿于怀
D.庄严肃穆 感激 耿耿于怀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同时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归国的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要离开伦敦的时候,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读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意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C.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D.诗中有些笔墨,看似朴实无华,却将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哀思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答案:D
4.下列语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        。
(2)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 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        ,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
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
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A.(1)① (2)③
B.(1)② (2)④
C.(1)② (2)③
D.(1)① (2)④
答案:D
5.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B.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反复)
C.大堰河,含泪地去了!/……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对偶、反复)
D.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比喻)
答案:C
6.下列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了许多朋友,故对此地怀有一种特殊感情。
B.诗歌第二节,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着诗人的欣喜和眷恋。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依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康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一句中,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答案:D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田里”“路上”“树巅”“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的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并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答案:D
9.如何理解诗歌中的“静默。静默” 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诗歌的最后把历史比作“一条小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者。诗人在景物描写和联想思索之后,告诉读者,“金黄的稻束”是“静默”的母亲的形象。“金黄的稻束”在秋天的田野里低头沉思,在这默默承受一切的生命姿态中,进一步提升了对母亲的赞美。而“静默”又是“我”面对自然凝神观察的状态,正是在这“静默”中,才有了“我”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
10.在《金黄的稻束》中,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内涵的诗意。请结合全诗理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答案:“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有象征意义。首先,它是收获的象征。其次,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把收获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形象。母亲是典型,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金黄的稻束”这个意象,诗人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三、语言运用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①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 ②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③  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① 
② 
③ 
答案:①诗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②创作出难以计数的优美诗篇  ③那什么是诗歌呢
12.某中学将于9月20日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你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串联词。(每段不超过50个字)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串联词:
(1) 
 
 
戴望舒《雨巷》
串联词:
(2)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示例:(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异国康桥,随诗人戴望舒去感受小巷深深、丝雨霏霏的江南情调吧!
(2)“康桥”“雨巷”牵动着诗人的情思,而祖国万里江山的无限风光更激励着毛泽东歌咏祖国雄姿伟象。让我们听一听《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的壮志豪情吧!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     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之情。
(2)20世纪30年代末的上海,一位著名诗人见到了艾青,曾     地说:“德国有莱茵河,法国有塞纳河,埃及有尼罗河,那么,我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有大堰河。”
(3)艾青对他的保姆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     的。
A.庄严肃穆  激动  刻骨铭心
B.寒冷萧条 激动 刻骨铭心
C.寒冷萧条 感激 耿耿于怀
D.庄严肃穆 感激 耿耿于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同时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归国的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要离开伦敦的时候,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读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意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C.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
D.诗中有些笔墨,看似朴实无华,却将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哀思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4.下列语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        。
(2)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 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        ,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①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②草的青,花的香,星月的光明,流水的殷勤
③晚钟撼动黄昏,田野没遮拦
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
A.(1)① (2)③
B.(1)② (2)④
C.(1)② (2)③
D.(1)① (2)④
5.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B.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反复)
C.大堰河,含泪地去了!/……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地去了,(对偶、反复)
D.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比喻)
6.下列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了许多朋友,故对此地怀有一种特殊感情。
B.诗歌第二节,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着诗人的欣喜和眷恋。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依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康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0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一句中,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田里”“路上”“树巅”“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的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并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9.如何理解诗歌中的“静默。静默” 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10.在《金黄的稻束》中,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内涵的诗意。请结合全诗理解“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三、语言运用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 ①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产生过无数杰出的诗人, ② 。从《诗经》《楚辞》到乐府民歌,从魏晋诗歌到唐诗、宋词、元曲,它们一脉相承,而又风格迥异,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欣赏这些诗篇对我们陶冶性情,提高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作用。 ③  我们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感情和丰富想象,运用比兴、隐喻、象征、拟人、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
① 
② 
③ 
12.某中学将于9月20日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你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串联词。(每段不超过50个字)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串联词:
(1) 
 
 
戴望舒《雨巷》
串联词:
(2)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