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任课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乘法”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多位数的加法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包括四个知识模块:“乘法”、“估算”、“连乘”、“解决问题”。单元最后安排了“探索乐园”,通过计算、观察,探索一些特殊乘法的运算规律。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多位数的加法计算,大多数学生计算熟练且准确率较高。
设计理念 帮助学生按知识的结构由浅入深的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彩笔问题,经历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3、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用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交流,教师讲解点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一、温故孕新,发现问题 2—3分 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什么了? 学生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观察到左边有两盒彩铅、右边有十盒彩铅,每盒里有彩铅24枝。 学生可提出问题如:1. 两盒彩铅有多少枝?2. 10盒彩铅有多少枝?3. 12盒有多少枝?1.20×12=240(枝) 4×12=48(枝) 240+48=288(枝)2、24×2=48(枝) 24×10=240((枝) 48 + 240=288(枝)3、竖式等
二、探寻尝试,解决问题 15—20分 12盒有多少枝彩铅?怎样算?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有会用竖式计算的吗?
三、探究归纳,拓展思维 3—5分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重点交流竖式(讲清积的定位) 请同学们把你计算的方法跟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总结一下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方法。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向全班同学说一说?(1)(2)(3).你能介绍一下竖式的书写格式吗?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各组间交流算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随时进行质疑、提问或提建议。
四、检测应用,反馈调节 10—12分 完成课后练习
五、小结存疑,巩固深化 2—3分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2支彩笔多少钱? 方法一:20*12=240(支) 方法二:24*2=48(支) 4*12=48(支) 24*10=240(支) 240+48=288(支) 48+48=288(支)竖式计算: 2 4 * 1 2 ———— 4 8 2 4 —————— 2 8 8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流程虽体现了教学目标,并突出重难点,但总感觉整个教学环节不够顺畅。课堂语言表达,有时语音不清晰,在课堂教学上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应加强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堂语言感染力的训练。